《权益保护》PPT课件

《权益保护》PPT课件

ID:36787504

大小:5.20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5-10

《权益保护》PPT课件_第1页
《权益保护》PPT课件_第2页
《权益保护》PPT课件_第3页
《权益保护》PPT课件_第4页
《权益保护》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权益保护》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杨洪瑞E-mail:yanghongrui@yahoo.cn第十二章:权益保护第一节:避开招聘陷阱求职过程充满艰辛,我们绝不能因为心急掉入招聘陷阱。现在各类招聘陷阱五花八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1.试用陷阱:以新招人员替代试用期满人员;2.培训陷阱:以招聘为名为培训学校拉生源;3.收费陷阱:招聘过程巧立名目收取各类费用;4.侵权陷阱:以考察为名,无偿占用设计成果;5.广告陷阱:招聘信息做广告,不是招人是卖货;6、名称陷阱:招聘名称诱人,实际工作气人;7.劳务陷阱:先说招聘“合同制”,录用后变“劳务工”;8.传销陷

2、阱:招聘“销售人员”,实为传销工作。[案例]:某单位因业务发展诚聘业务公关,月薪1万元以上,可兼职,有意者可发送短信到某某手机号码。如果你回复此信息,他们会通知你面试,有的根本就不面试,接下来就要求你在上岗前先将一定数额的“押金”或者“培训费”存到某账户。解读: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遇到用人单位在招用员工,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时,一定要三思,以防有诈。因为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都属于非法行为。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如遇此类情况,坚决拒交,并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

3、益不受侵害。“黑心”中介可靠的中介只介绍你填补合适的职位空缺以节省你的时间。缺少经验的中介可能作出不恰当的推荐而浪费你的时间。有些中介惯玩诱饵掉包游戏,一开始用一个工作前景吸引你,然后再诱惑你申请另一个低等职位。另一种骗术是对求职者进行并不合格的各种面试,希望求职者最终厌倦从而接受任何工作,然后得到佣金。另外,还有更多的“黑中介”、“黑公司”则是收取求职者大笔费用后失踪,当骗得足够钱财后,明天他们就会换到另外的地方故伎重演。合同陷阱1.“单方合同”——用人单位在合同中处处是“由甲方决定”,“按照甲方的相关规定执行”等条款,无视劳动者应享受的权益

4、。劳动者应谨慎签约。2.“押金合同”——用人单位在招工时以种种名目向劳动者收取风险基金、保证金、抵押金等,如果合同期内离职,这笔钱肯定要不回来。遇此情况,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合同陷阱3.“幕后合同”——一些企业根本不与劳动者协商,也不向劳动者讲明合同内容,甚至有些合同条款与法规相抵触。劳动者如果签订这样的合同而使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裁定该合同为无效合同。4.“性命合同”——一些提供带风险工作的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责任,不按劳动法规定提供劳动保护,并提出“工伤自己负责”等条款。5.“包身合同”——有用人单位提出,3年内不得跳槽

5、到同行业公司工作,以扣下劳动者人事档案要挟。非核心技术人员,不涉及商业秘密,不受这类合同的制约。6.“备份合同”——为了逃避检查,个别用人单位私下准备了至少2份合同。所以,劳动者一定要将自己亲笔签订的劳动合同副本收藏好,作为以后维权的依据。第二节解读劳动合同法一、劳动者的法定权利1.同工同酬的权利。所谓同工同酬,是指在相同或者相近的工作岗位上,付出相同的劳动,应当得到相同的劳动报酬。除了薪酬之外,福利和社会保险,即“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用人单位有为员工交纳以上“五险”单位应负担部分的法定义务

6、。2.及时获得足额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依法发出支付令。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差额;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3.拒绝强迫劳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劳部门的规定: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算违反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

7、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由此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单位。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4.要求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权利。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下六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依法应该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1)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2)用人单位首先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3)非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①劳动者患病或非工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    ②劳动者不能胜任,经培训或调岗

8、后,仍不能胜任的;    ③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4)用人单位依法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