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旗寨村史之村史正文

龙旗寨村史之村史正文

ID:36796708

大小:1.32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5-15

龙旗寨村史之村史正文_第1页
龙旗寨村史之村史正文_第2页
龙旗寨村史之村史正文_第3页
龙旗寨村史之村史正文_第4页
龙旗寨村史之村史正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龙旗寨村史之村史正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龙旗寨村史一、概况陕西省蓝田县龙旗寨村位于东经109.14°,北纬34.6°,处于白鹿原腹地。西距西安26公里,东距蓝田县城15公里。海拔659~713.5米,村中674米。南岭北岭,前后拱卫。大沟、黄沟犹如两条巨龙,环绕交汇于村西,状若二龙戏珠。南有菩萨庙俯瞰全村,北有土地庙坐拥其下,遥相呼应。登上鹿走硷,南望秦岭树秀屏,北眺骊山腾蛟龙,东赏王顺观日出,西阅帝都悬彩虹。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真乃钟灵毓秀之风水宝地也。全村284户,分5个村民小组,人口1063人。耕地面积1726亩。土地肥沃,主产小麦、玉米、大豆、谷子、棉花、油菜、烤烟等。

2、县乡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有小学1所,卫生所1个,水塔两座,变压器两台。水电交通教育卫生设施齐全,自然资源优越,村民勤劳善良,村风淳朴,生活富庶。历来重教尚武,藏书读书、亲1翰墨擅书画,至今遗风犹存。据蓝田县志载:宋代时隶属白鹿乡安道里,明代属西乡,清代属白鹿乡,民国24年(1935)以后,实行保甲制属白鹿乡联。民国30年(1941)后属鹿走乡第12保。1949年属鹿走区。56年属鹿原区吴村庙乡。58年属鹿原公社吴村庙管区,改名丰禾大队。61年属巩村公社。66年属新风公社,改名红旗大队。68年属新风公社,改名红旗革命委员会。84年属巩村乡,96年属前卫镇管辖至今。二、

3、文物古迹石臼西汉铜镜宋代铜镜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居住。1980年在土地庙曾出土石刀、石斧、石铲等,待文物局专家鉴定未果,后被南山文物贩子无偿拿走。经查证确已倒卖,致使许多珍贵的村史资料散失难寻,留下千古遗憾。村民建房,唐代梅瓶在土地庙西出土大小石臼2个,现存村2民龙扣民家。在刘家坪出土石臼1个,现存村民田海军家。龙志安、刘德顺、贺文礼家各有石臼1个。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村北修台田,挖出并排5个瓦窑。在偏坡地修台田,在2米以下挖出大面积似沙非沙的青灰色物质,疑似冶铜遗址。出土西汉铜镜1个。在刘家坪地出土宋代铜镜1个,瓷瓶陶罐犁铧等。修公路时挖出唐代梅瓶两个,宋

4、元陶罐3个,铁锄铁镰各一。现存清道光四年(1824年)龙大德碑,上有“祖居陕西西安府兰邑龙旗寨”字样,计203字,清晰秀丽。清光绪十四年(1888)贺均魁夫妇合葬碑,上书“例授登仕佐郎敕旌节孝”字样,碑文58字。两碑保存完好。村东有一硷,名曰鹿走硷。相传白鹿从鹿走沟跑来,向西三里,从硷上走过,故名鹿走硷。它见证了白鹿原的来历,已有2700年历史。据《蓝田县地名志》载,清初龙姓满州贵族入住,插旗立寨,取名曰“龙旗寨”,与龙大德墓志所载相同。清初修镇村八棱宝塔于村西,高四层。古塔位于村口大路旁,过去村上人在西安或外地求学、干事、做生意,走时都要经过塔下,在这里于家人告别,从

5、这里走向外面的世界。有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魂牵梦绕的故乡就是这座塔。回家时看见宝塔才算到了家。跑几步,抱住塔,拍几下,思乡之情尽在其中。村北有一块百亩良田,旗人插旗占地,故名“旗山地”,清代时不纳皇粮。此地名与村名都与清代赋予旗人的特权有关。“鹿走硷”、“旗山地”、“龙旗寨”,这些地名沿3用至今,源远流长。三、古庙会龙大德墓志上有“村外菩萨庙”字样,说明菩萨庙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菩萨庙为前殿3间后殿3间,中有庭院,前有照壁,旁有古柏两棵,上悬3尺巨钟。照壁前有坡道,气势宏伟。据传此钟系明代铸造。记述修葺庙宇、重塑金身、善款名录等。清未巨钟、古柏被卖。历时数百年的重要文

6、物毁在一个败家子手里,为后世唾骂。菩萨庙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六月十九有庙会,土地庙每年七月廿有庙会。菩萨庙前有戏楼,是村上唱戏耍热闹的场所。长安县东岭村取水在本村歇驾,热闹非凡。二庙神灵仙应,香火极盛。与戏楼毁于回乱,又多次重建。逢会时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成群结队,祈求子孙满堂、财运兴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有时借庙会耍热闹,敲锣打鼓唱大戏,舞狮子耍龙。民谣云:“前卫(村)的狮子,龙寨的龙,徐河(村)的天灯跟天平”,可见昔日盛况。如遇天旱祈雨,4更是热闹非凡。由“神头”带领搭台子伐马脚、带印抓红铧,到二龙山取水。马排子肩上斜挂马串铃,打扮成小丑,蹦蹦跳跳在前面开路,四个小伙

7、子抬水炉子像旋风一样转着跑着。走高跷的、立信子的、扭秧歌的,引来十里八乡的人像赶集一样来看热闹。大人撵着看,小娃跟着跑,男女老少挤窄一条道。还有吹叮噹的、捏面人的、卖老糖的、卖香火的、卖蒸馍饸饠的,整个庙前庙后、村里村外,一片沸腾。在这里,佛教与道教融为一体,唯基督教徒不参与。现在过庙会,隔三岔五来几场歌舞晚会,别有一番情趣。这正是一方水土、一方风俗。土地庙不但出土石器,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庙里有一金马驹,乃神灵祥瑞之物。夜晚常在庙前河中饮水,半夜子时村人能听到马蹄声、铃铛声、嘶鸣声。丰年其声悦耳,灾年其鸣也哀。预兆丰歉。后被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