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响应面法对秸秆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参数的优化

基于响应面法对秸秆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参数的优化

ID:36796904

大小:997.7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5

基于响应面法对秸秆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参数的优化_第1页
基于响应面法对秸秆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参数的优化_第2页
基于响应面法对秸秆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参数的优化_第3页
基于响应面法对秸秆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参数的优化_第4页
基于响应面法对秸秆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参数的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响应面法对秸秆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参数的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7期可再生能源Vol.33No.72015年7月RenewableEnergyResourcesJul.2015基于响应面法对秸秆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参数的优化张曈,刘晓燕,许家兴,李登超,刘亚菲(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淮安223300)摘要:文章在对里氏木霉T12菌株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以滤纸酶活力(FPA)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对产酶影响最显著的3个因素,依次为麦麸>温度>氯化钙。响应面优化结果为当麦麸、温度、氯化钙分

2、别为6.27g/L,31℃,0.709g/L时,纤维素酶理论最大FPA酶活为62281.3U/mL。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纤维素酶粗酶液的实际FPA酶活为60126.5±16.0U/mL。将纤维素酶粗酶液以10%添加量加入秸秆一步转化乙醇的5L发酵罐中,经过144h的发酵,乙醇产量(v/v)可达到7.05%±0.18%。关键词:响应面法;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秸秆乙醇中图分类号:TK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5292(2015)07-1103-07DOI:10.13941/j.cnki.21-1469/tk.2015.07.0230引言1.1材料秸秆纤

3、维素乙醇作为一种非粮食来源的生物1.1.1菌种质能源,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将秸采用本实验室保藏的里氏木霉(Trichoderma秆转化为乙醇的关键在于其主要成分纤维素的水reesei)T12菌株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解,几十年来,人们对秸秆纤维素的预处理及酶水evisiae)S0菌株。解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纤维素在纤维素酶的作1.1.2培养基用下可以水解成单糖,单糖再经过微生物发酵可PDA液体培养基:按照文献[10]所载方法配[1],[2]以生成燃料乙醇。纤维素酶在充分利用农作物制。秸秆等农副产品废弃物,降解秸秆中的纤维素,

4、开PDA固体培养基:按照文献[10]所载方法配[3],[4]发新能源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制。响应面优化法,即响应曲面法(Response发酵产酶培养基:麦麸2g,KH2PO42g,SurfaceMethodology,RSM),包括实验设计、建立(NH4)2SO41.4g,MgSO40.3g,CaCl20.3g,MnSO4模型、分析模型合理性和寻求最优解等众多实验1.6mg,FeSO4·7H2O5mg,ZnCl21.7mg,CoCl22.0[7]~[9]与统计技术。该法在生物发酵方面的应用十分mg,溶于1.0L蒸馏水中,分装灭菌待用。广泛。本文采用Des

5、ign-Expert8.06软件中的1.2实验方法Plackett-Burman设计法、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和响1.2.1菌种活化应面分析法(RSM)相结合的设计对里氏木霉T12将在冰箱中保存的里氏木霉T12菌种接种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以提高里氏木霉的纤到PDA固体培养基上,于28℃下培养5~6d。维素酶酶活,提高秸秆纤维素的水解效率,改进秸1.2.2种子液制备秆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秸从固体培养基上挑取生长良好的菌落,接种秆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到装有100mLPDA液体培养基的250mL锥形瓶1材料与方法中,在28℃,150r/m

6、in的摇床上振荡培养至对数收稿日期:2014-12-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1406083);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BK20130416);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HAG2011015)。作者简介:张曈(1981-),男,山东泰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生物质能源。E-mail:winterzt3000@163.com·1103·可再生能源2015,33(7)期中后期。支具塞刻度试管,分别按表1加入各种试剂。1.2.3发酵产酶培养表1不同葡萄糖溶液的配制Table1Preparationofdifferentglucosesolution将种

7、子液以5%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序号空白12345678每瓶50mL装液量,于28℃振荡培养5~7d。含糖量/mg00.20.40.60.81.01.21.41.61.2.4粗酶液的制备葡萄糖/mL00.20.40.60.81.01.21.41.6振荡培养后的发酵液在4500r/min下离心蒸馏水/mL2.01.81.61.41.21.00.80.60.410minDNS/mL333333333,上清液即为粗酶液。1.2.5纤维素酶酶活力测定按照表1配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与酶活力单位定义: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把DNS试剂反应并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作为纵坐

8、1.0mL酶液与底物反应1h所产生的葡萄糖的标,以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