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高副机构的非赫兹接触应力精确计算研究

机械高副机构的非赫兹接触应力精确计算研究

ID:36805828

大小:335.3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5

机械高副机构的非赫兹接触应力精确计算研究_第1页
机械高副机构的非赫兹接触应力精确计算研究_第2页
机械高副机构的非赫兹接触应力精确计算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机械高副机构的非赫兹接触应力精确计算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机械传动2O09年文章编号:1004—2539(2009)03—0064—03机械高副机构的非赫兹接触应力精确计算研究(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包头014010)姜永军摘要传递动力的高副机构,如摩擦轮、凸轮齿轮、链轮传动、滚动轴承、滚动螺旋等,都有接触强度问题,自然也涉及到接触应力。在此对非赫兹接触应力精确计算进行了研究,得到了4种计算公式。关键词接触应力非赫兹接触应力高副O引言p三:裔√。一×两曲面的弹性体在压力作用下相互接触时,都会产生接触应力n],传递动力的高副机构在工作中往往J—n一出现的是交变应力,受交变接触应力的机器零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出现疲劳点蚀的现象,点蚀扩散

2、到一定2用柯西积分求非赫兹接触应力程度,零件就失效了,这种失效的形式称之为疲劳点蚀破坏,在ISO标准中是以赫兹应力公式为基础的。接=一J.:(s)lnI—sId(3)触应力的推导中将两圆柱展开成2阶抛物面,如果接触区很小,误差不大;但如接触区变形大,尤其当两圆一㈩-g()(4)柱内接触时,接触区较大,仅展开到2阶就不够了。本其一般解的形式为文将圆柱展开到4阶,推导几种常见曲面的非赫兹接触应力的精确计算公式,方便于此类零件的精确设计p()=J’:。旦三_=。+及强度验算。———_(5)11用积分方程求非赫兹接触应力7f2[(口一)(6+)]分布的柯西积分主值赫兹接触应力公式假

3、定齿面啮合点邻域间隙为2阶无穷小=k2,齿面啮合点邻域间隙为4阶无穷Jf。—£:f一—+f。j(6)一6戈一SJ—b戈一SJ+e一S小=k4时,公式失效。引入相对差曲面和综合式中,1、2分别为两接触体材料的?白松;a、b分别为接触区域长短轴半径;p(s)为压力函数。如压杆的外弹性缩写记号:+,接触问题转D1D2形为多项式化为以=k4Ax表示的刚性体压入无限半平面的接=Bxn+l触应力。设初始间隙可表示为f(),问题归结为求满=ttz(0)一Bx。(7)足积分方程的函数P(),积分方程为:一(+1)Bx(+)州1)拦一㈦式中,El、E2为两接触体材料的弹性模量;),l、72为

4、接如果接触区关于原点对称,则b=a,有所示形式触点曲率;1、2为接触点坐标值;0、一a为接触曲面的解。设边界。(下同)根据施塔耶尔芒的研究,积分方程的解可表示为[4]刘静,冯培恩,潘双夏.挖掘机器人虚拟样机建模策略与仿真技术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22(1):126—129.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38(11):1490—1495.[7]蔡自兴.机器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4—40.[5]张卧波,杨俊峰,王建明,等.挖掘机工作及运动状态的仿真与应用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2):149—151.收稿日期:2

5、0080729[6]车仁炜,吕广明,陆念力.液压挖掘机铲斗机构的优化设计[J].作者简介:庞思红(1962一),女,河北石家庄市人,副教授机械传动2009正,,ata(2t2—1)a因此,b2=一a,p()=2P0(1一£)一0—2R一2R一4Rt4R√7l",与赫兹公式一样。,尸0=,=a[(£)+(£)]因此,6:一a,P0:‘、\

6、1圆a√,与赫兹公式一样。12四阶抛\p一:p(0)=2Po脚=\物线设一对齿轮dl=70mm,d2=230mm,b=70mm,i=3.28,弹性系=189.8MPa,综合曲率半径为图2圆柱滚子轴承接触应力p一=p(O)=2_Po=R=言=

7、9.178一,单位线长的载荷eo=64.17N/mm,得最大接触应力p一=499.75N/ram,而采用[例2]某调心球轴承1202如图2所示。内径dgi)(齿轮接触应力约为三分之一。=15ram,外径D=35mm,滚珠半径r=5mm,内滚道半6结语径R=13ram,在承载区,滚珠最大载荷10.12N。按赫兹公式(1)通过对曲面间高副接触应力的分析,对于实一/2一13-5)2际上工程中的三维曲面问题的赫兹公式进一步作了改丑:=。0.·388×^、ll00.1212(、J,^、J,进,得到了4个非赫兹接触应力计算公式。:731N/ram2(2)用本文的公式和结论,滑动轴承、润

8、滑力学、而按新的精确公式计算H=759.87N/mm2。本算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等许多结论和公式都可重新研究。例新旧公式接触应力之比较,接触应力约增大4%。/V参考文献、

9、舢[1]吴宗泽.高等机械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178.[2](美)A·H·伯尔.机械分析与机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12四阶线社,1988:97.\[3]许镇宇,邱宣怀.机械零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9阶抛物线—9o.[4]栾茂田,黎勇固.考虑接触应力非线性分布的接触力元模式及其验证分析[J].固体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