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丹明6G圆锥泡光致发光的实验研究

若丹明6G圆锥泡光致发光的实验研究

ID:36807824

大小:382.9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5

若丹明6G圆锥泡光致发光的实验研究_第1页
若丹明6G圆锥泡光致发光的实验研究_第2页
若丹明6G圆锥泡光致发光的实验研究_第3页
若丹明6G圆锥泡光致发光的实验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若丹明6G圆锥泡光致发光的实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28卷第3期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1.28No.32008年5月JournalofHebei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May2008若丹明6G圆锥泡光致发光的实验研究何寿杰,哈静2,赵增超,李庆,董丽芳,刘志强,王龙3(1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2;2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1;3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摘要:利用一种改进后的U型管圆锥泡声致发光装置,研究了若丹明6G在1,2一丙二醇

2、溶液中的光致发光现象.测量得到了若丹明6G在不同浓度时的圆锥泡声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利用圆锥泡声致发光可以激发若丹明6G使其发出荧光,从而证明了在溶液中加入荧光物质的声致发光实验中存在光致发光现象.在较高浓度时,由于若丹明6G存在强烈的自吸收,圆锥泡光致发光的荧光峰值与利用普通激光激发得到的荧光峰值相比向长波方向发生了红移.圆锥泡光致发光能否在光谱测量中被探测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荧光与圆锥泡声致发光的光发射强度的比值、关键词:圆锥泡声致发光;光致发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中图分类号:O4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5

3、65(2008)03—0244—04ConicalBubblePhotoluminescenceofRhodamine6GHEShou.jie,HAJingz,ZHAOZeng.chao,LIQing,DONGLi.fang,LIUZhi.qiang,WANGLong3(1.CollegeofPhysicsScienceandTechnology,HebeiUniversity,Baoding071002,China;2.InstituteofScience,AgricultureUniversityofHebei,Baoding

4、071001,China;3.Instituteof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80,China)Abstract:AmodifiedU—tubeconicalbubblesonoluminescencedeviceisusedtostudytheconicalbubblepho—toluminescence.Thespectraofconicalbubblesonoluminescenceat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rhodamine6G(Rh

5、6G)solutionin1,2一propanediolhavebeenmeasured.Resultsshowthatthesonoluminescencefromtheconi—calbubblescandirectlyexciteRh6G.whichinturncanfluoresce.Thisverifiesthatthereexistssonophotolu—minescenceinsonoluminescence.Themaximumoffluorescencespectrallineintensityinthecon

6、icalbubblepho—toluminescencehasaredshiftinrelativetothatofthestandardphoto—excitedfluorescence。whichiSduetothehigherself.absorptionofRh6G.Keywords:conicalbubblesonoluminescence;photoluminesce;absorptionspectra;fluorescence声致发光原指利用声学方法实现液体中气泡的发光现象,也泛指用流体动力学和其他方法在液体中产生气

7、泡的发光现象.声致发光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极高的能量汇聚度.在从机械能转变为光能的过程中能量密度可达到10lz倍的聚积⋯1.一些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气泡内部可能存在10K的高温和10Pa以上的高压ll].因此,声致发光气泡被认为是一种研究极端条件下物理化学过程的微型实验室.另外,声致发光所表现出来的许多独特的性质(光脉冲极短的宽度,和声场周期高度的同步性,类黑体、轫致谱的连续光谱【3j等等)也使科学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声致发光的发光机制,人们根据自己的证据提出了各收稿日期:2007—01—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8、目(1993340041);河北大学校内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o05Qo6)第一作者:何寿杰(1979一),男,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助教.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3期何寿杰等:若丹明6G圆锥泡光致发光的实验研究·245·种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