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教案_文档

争吵教案_文档

ID:36818419

大小:37.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争吵教案_文档_第1页
争吵教案_文档_第2页
争吵教案_文档_第3页
资源描述:

《争吵教案_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争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学会本文的生字新词,辨识“争吵”“争论”“争执”的不同意义;读懂“我”和克莱蒂争吵的起因、争吵后各自的表现。2.技能目标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3.情感目标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二、教学重点、难点.揣摩品味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指名认读生字。2.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找找朋友。3.查字典辨析“争吵”“争论”与“争执”有什么不同?⑴争吵:因意见不合大声争辩,互不相让。⑵争论:各执己见,互相辩论。⑶争执:争论中各执己见,不肯相让。)4.过渡引入:我们在初读课文时,

2、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结果怎么样。(二)细读课文,研读重点句1.这篇课文章涉及到学校、路上、家中这样一些地点,按照“争吵”事件发生的先后,你认为可以分成几部分?学生自由细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同桌议一议。2、研读争吵的句子。(1)默读有关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安利柯他们“大声争辩”的句子。(2)学生讨论,屏幕板书映示:①“你这是故意的!”②“我在外面等你!”③“我在外面等着你!”④“我也等着你!”(3)这里③④都是“我在外面等你”你认为两句意思一样吗?说法不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谛说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不是故意

3、的。“我”说的“在外面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4)联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5)学生试读,评价。(6)教师指导朗读。①句表示生气,应读出愤慨的语气。②句表示余怒未息,也应读出强硬的语气。③句表示强调,语气应加重。④句表示“我”不甘示弱,语气也应稍重。(7)师示范朗读,学生练读。3、研读有关争吵起因的句子。(1)“我”和克莱谛既是同桌又是好朋友,造成两人今日争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研读有关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后选派代表发言。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不为课文首句“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所迷惑,“我”之所以不满意克莱谛

4、的微笑,之所以心存报复出现报复行为,就是“嫉妒”心理在作怪。这里要引导学生揣摩品味相关的语言。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这样一些词句并进行讨论:第①句中的“只”能不能去掉,为什么?[“只”字在这里不能删去,它表现出“我”此时对克莱谛处处不顺眼的心理。]第②句我为什么很不高兴?[我“很不高兴”看似克莱谛的“笑”导致,其实这是一种畸形心理,是“我”嫉妒的表现。]第③句的“也”说明我怎样一种行为?“也”后面能加上“故意”吗?(“也”表明“我”的碰是有意的。如果在“也”后加上“故意”,那么克莱谛的“碰”也就成为故意的了,所以不能加。)(2)指导朗读。你认为这三句应读好哪几个字?(“只”、“很”、“也

5、”应加重语气)(3)学生齐读这三句话。4、研读争吵后各自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句子。⑴争吵后“我”有怎样的心情,为什么?“我”很不安,很后悔。“不安”,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⑵克莱谛的“好”和“可爱”表现在那些方面,请你再仔细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然后有条理地说出来。学生梳理后屏幕板书映示:⑶从安利柯争吵后的这些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从哪些句子读懂的?要点:安利柯虽然嫉妒过他的好朋友,并由此发生了两

6、人的争吵,但他很快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这首先就是难能可贵的。课文使用了“不安”“后悔”等词语,并有准备向克莱谛认错的矛盾心理的描写。安利柯之所以不敢主动道歉,并且对克莱谛的主动求和行为带有防范心理,是他的虚荣心所致。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把安利柯看成坏孩子。课文的第11和第13段有这样几处值得我们注意的描写,①“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了我的肩上”。“我”与克莱谛面对面站着,为什么却用“觉得”?这是因为听到克莱谛要与我重新成为好朋友时我太高兴了。②“再也不了!再也不了!”这里连用两个“再也不了”并使用感叹号,既表示他的兴奋,也表示他的决心。)5、研读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诲”。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

7、让你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话,并说明理由。《争吵》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克莱谛和安利柯重新和好的故事本身可以让我们受到“爱”的教育,父亲的教诲,更是直截了当地为我们指出了应当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与错误,应当怎样对待那些高尚的人,这也是一种“爱的教育”。父亲折断戒尺丢出墙外的动作给人言已尽而意无穷的余味。(三)小结读后感受 1、读了课文,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