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教学设计

水循环教学设计

ID:36829333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水循环教学设计_第1页
水循环教学设计_第2页
水循环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循环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第二节水的运动————水循环教学设计渭南市固市中学闵益宁【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过程。2、学生能够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解说水循环的成因及意义。3、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难点:水循环的成因和地理意义。【教学过程】导课:同学们,唐代诗人李白有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黄河的水真的就不复回了吗?李白说的对不对?学生(回

2、答)教师引导:那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水循环来判断李白说的对还是错。合作探究1:通过多媒体播放水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说出:水循环的类型,过程和主要环节。合作探究2:通过对比三种循环类型的环节:类型主要环节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陆地内循环蒸腾和蒸发、降水引导学生总结出:水循环必不可少的环节:蒸发和降水。合作探究3:通过多媒体播发水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出:水循环的成因(①内因:水的三态变化②外因:太阳能和重力能。)和意义。合作探究4:1、通过习题,巩固基础知识。2

3、、通过播发水资源污染和短缺图片,让学生说说对此现象的看法?教师寄语,渗透情感教育。板书设计:水循环1、类型2、环节3、成因4、意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状况及问题的探讨回答情况来看,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问题已经充分掌握,并且可以根据这一个因素举一反三进行知识的迁移,达到了教师的预期效果。这节课的优点:1、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整合教学资源,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参与课堂和理解知识。2、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积极讨论、主动思考、自觉的参与课堂教学,出色的的完成了学习目标。3、在“合作探究7”这个环节

4、,学生谈到家乡农业由过去到现在的变化,很真实,能引起全班学生的共鸣,起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的目的。这节课的缺点:1、本节课知识容量大,在简单问题上重复多,没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简单问题兴趣化,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2、留给学生的讨论时间少,没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3、在知识点过渡上,不够自然,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改进措施: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宜的设计教学内容,精简内容,是学生轻松的参与课堂。2、给学生充足的讨论和发言提问的时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3、知识点过渡方面,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自然过渡

5、,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