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备课资料【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

语文:备课资料【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

ID:36836039

大小:26.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6

语文:备课资料【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_第1页
语文:备课资料【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_第2页
语文:备课资料【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_第3页
语文:备课资料【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_第4页
语文:备课资料【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备课资料【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短文两篇第一课时陋室铭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铭”这种文体;对照注释,翻译全文.对重点句翻译: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自学过程及指导:一、导入新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陋室铭》及作者刘禹锡。二.预习检测:1.给下面加线的字注意:德馨() 苔痕()  鸿儒()   案牍()   调素琴()2.《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     

3、  (朝代)著名诗人          。关于“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答案:1.注音xīntáirúdútiáo2.《全唐文》、唐代、刘禹锡。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用排比、对偶句。

4、3.D三.初读课文1.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2.根据页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先个人译,有疑难小组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来理解),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可以给课文内容配上怎样的画面。 3.教师点出重点词句.(名、灵、斯、馨、上、入、乱、劳、之)四.自学指导:1.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哪句?它的深刻含义是?(指导学生理解比兴)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小结写法: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五.课堂达标:1.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无丝竹之

5、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孔子云:何陋之有?2:文中                  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作者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山水写起,这是运用                的手法。3:陋室究竟是如何的简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其“陋”的?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分析。 4: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写到诸葛庐,子云亭?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5: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含义?  6:学习 这篇文章后,你觉得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案: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

6、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比兴3.三个方面,分别为环境幽雅、往来者渊博、兴趣高雅。4.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比陋室”不陋,以“诸葛、子云“自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的主人(作者)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5.:含义: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互相照应,这是全文点睛之笔,表明作者高洁伟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爱莲说学生预习准备: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重点字词: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教学目标:1.累积一些文言词汇.

7、2.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3.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4.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一、引入新课二、检查预习: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字(),()人,()家。2、本文是一篇(),通常借物咏志讽世。3、生字注音:甚蕃()淤泥()濯()清涟()不蔓()不枝亵()玩鲜()有闻答案: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书,宋代,哲学家.2.散文.3.fán、yūzhuóliánmànxièxiǎn三、朗读课文1、先独自朗读,把不太容易读的句子做好标记。2、小组解决朗读难题,并把好朗读关,争取每个

8、同学都能熟练朗读,并划出每句的停顿。3、注意以下句子读法:★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四、翻译课文1、参考注释及工具书,先独立翻译。标出你认为的难句。2、小组内解决难以翻译的句子。实在不会的可以和其他组交流,或者同老师探讨。3、对于重点句子,要尽可能人人都能翻译下来;对于重点词,争取人人都能熟记下来。4、师生互动,检测翻译效果并作出特别指导。五.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这些描写赋予了莲的哪些品质?2.课文是对莲花进行描写和歌颂的,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