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英语帝国主义”侵蚀中华文化

警惕“英语帝国主义”侵蚀中华文化

ID:368444

大小:3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07-29

警惕“英语帝国主义”侵蚀中华文化_第1页
警惕“英语帝国主义”侵蚀中华文化_第2页
资源描述:

《警惕“英语帝国主义”侵蚀中华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警惕“英语帝国主义”侵蚀中华文化李基安  2006-8-2210:37:36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英语教授李基安最近指出,英语国际化在给不同民族带来交流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非英语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危机。随着“英语帝国主义”的不断扩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弱势已经显现。这一情况必须引起警惕。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应当强化汉语的学习和应用。李基安认为,近20年来,经济一体化、互联网技术以及美国在世界舞台上强势出击等因素,使英语几乎成了世界通用语言。英美两国在全球全力推销英语,两国相继成立了各种文化促进机构和基金会,如英国文

2、化协会、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赞助基金等。这些组织资助非英语国家开展英语教学项目,通过教育技术和产品的销售、转让、赠送,把英语标准推向世界,并从中获取利益,如英国每年可通过输出英语赚取上百亿英镑。但他们推销英语的真正目的,是将英语作为英美文化和意识形态“十字军东征”的跳板。语言帝国主义的背后是文化帝国主义、经济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语言帝国主义把一种语言文化置于核心地位,诱使外围语言文化向核心语言文化的标准看齐。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的弱势将导致民族的弱势。随着英语及其标准的输出,英语国家成功实现了文化扩张,其宗教、习俗、文学、艺术、体育,特别是青年文化

3、,正在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英语国家的价值观逐渐成为其他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价值取向。“英语帝国主义”使英语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信息的载体,从而使得英语国家在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比非英语国家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发言权。李基安指出,我国的英语学习急剧升温,已成为世界上英语消费的第一大国。这主要是人们对“英语帝国主义”的危害认识不足,英语地位被非理性抬高。例如,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教师和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干部和公务员录用或提职,不管其工作是否需要,都必须通过相应的英语考试。教育部门把英语列为中高等学校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的必考科目。全国大中小学生在英

4、语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已远远超过汉语学习。一些城市的公共场所指示牌上,英语字体超过了汉字。甚至在中国举办的国际会议和活动,有的主办机构竟然规定不得使用汉语。如今,英语是筛子,淘汰了所有通不过的人;英语是瓶颈,卡住了英语不好的人才;英语是敲门砖,英语好似乎就什么都好。正是这种导向,使英语在我国的地位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这在其他非英语国家中是很少见的。李基安认为,当代中国的崛起不但有赖于经济的发展更有赖于整体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正在向强势语言的方向发展。因此,以汉语作为

5、母语的中国人,更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强化汉语的学习和应用,这不仅有利于增强民族意识,更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国家的政治地位和促进经济发展。 (摘自《上海宣传通讯》2005年第23期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