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茶的综合开发》PPT课件

《藤茶的综合开发》PPT课件

ID:36848161

大小:1001.1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5-10

《藤茶的综合开发》PPT课件_第1页
《藤茶的综合开发》PPT课件_第2页
《藤茶的综合开发》PPT课件_第3页
《藤茶的综合开发》PPT课件_第4页
《藤茶的综合开发》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藤茶的综合开发》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山野菜的综合开发授课教师:周志日期:2010年秋季第三节藤茶的综合开发1.藤茶植物资源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为葡萄科(VitaceaeMichx)蛇葡萄属(Ampelopsis)的一种野生木质落叶藤本植物,属于典型的类茶植物,俗称山甜茶、白茶、甘露茶、白毛猴、白茶等,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藤茶原植物生长于海拔4001300m之间,集中或散生在山坡的混杂林中,野生贮量大,

2、分布和生长规律比较清晰,为可以直接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我国湖南、广西等地对藤茶植物的开发应用较早,据资料,湖南省年产野生显齿蛇葡萄可达450-500t。经过近10年来的开发,目前已在湖南、湖北等省开始人工栽培研究。湖北省内藤茶植物主要分布于鄂西南山区,特别是恩施州的来凤县大河地区盛产野生藤茶,该地区除了分布显齿蛇葡萄(藤茶)外,还分布有同科同属植物大叶蛇葡萄(A.megalophyllaDiels)、光叶蛇葡萄(A.sinicavarhancei(pl.)W.T.Wang)等;2000年开始,当地科研部

3、门联合高校开展藤茶仿野生栽培试验并获成功,结果表明,人工栽培藤茶与现有野生藤茶药用品质相同。2.藤茶植物的加工产品开发藤茶植物资源,目前最主要的加工产品为类茶产品,即冲泡型商品“藤茶”,各地分别有“藤茶”、“白猴”、“甘露茶”、“茅岩霉茶”、“野藤茶”、“龙须茶”等俗称。通常于春夏季采回植株上的幼嫩茎叶,经炒制加工而成。商品藤茶加工工艺流程:原料→分级→清洗→摊放→杀青→揉捻→焖青→晒干→冷却回润→密封保存。其它加工产品主要有:粉沫状的袋泡茶、压榨成型的藤茶饼、与绿茶或红茶为伍的拼和茶、由藤茶茎叶水提取

4、物浓缩加工的速溶茶、藤茶饮料、藤茶含片、果冻、清凉藤茶糖等产品。3.藤茶的民间药用途径藤茶为药食两用植物,最初作为一剂草药应用于民间。我国广西、湖南等省区壮族、瑶族和湖北土家族苗族人民常用其幼嫩茎叶入茶,夏天泡茶,数日不馊,有“神茶”之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中草药汇编》等文献记载,该药性味甘淡、清热解毒,主治黄疸型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等。民间认为,大凡失音、中暑、口舌生疮、风火牙痛、便秘等症,用开水泡饮藤茶,疗效明显;对马牙疳、脚丫湿疹等用藤茶外敷、外洗,也有一定疗效。藤茶可全株药用,主要采用茎

5、叶或根部,药用量因加工方法不同而异,磨服量小,代茶冲服量较大。4.藤茶化学成分的研究近年来,关于同科同属不同种的蛇葡萄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如日本学者研究了光叶蛇葡萄A.brevipedunculatavar.hancei(pl.)Rehd根的甲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出白藜芦醇苷及蛇葡萄素等成分;李文武等对羽叶蛇葡萄Ampelopsischaffanjonii(Levl.)Rehd.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得到酚甙成分蛇葡萄素Ampelopsisin[20]。关于显齿蛇葡萄植物(藤茶)

6、化学成分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国内,主要针对我国湖南、广西、福建、湖北等省分布的藤茶植物,包括对藤茶中存在的化学成分种类、含量分析和主要成分的分离、鉴定及相关分析方法的建立等,特别是对藤茶黄酮及其分离成分二氢杨梅素的研究较为系统和全面。4.1藤茶基本化学成分的种类与含量张友胜等对湖南显齿蛇葡萄幼嫩茎叶的干样进行了较全面的化学分析,测得粗蛋白含量为13.94%,水溶性蛋白0.55%,总氨基酸2.53%,17种氨基酸中包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灰分6.80%,包含丰富的无机营养元素;总多酚18.5%;特别是水浸

7、出物含量高,5次浸提总浸提率高达72.97%,其中高含量的总黄酮和二氢杨梅素体现了该植物的特点;对挥发油成分分析显示,其挥发油总得率较低,以叶绿醇、正十六酸和雪松醇为主。4.2藤茶黄酮及酚、甙类成分采用水、乙醇、丙酮等作介质,对不同产地藤茶原料的提取物中经萃取、分离,主要得到黄酮类化合物,其次是酚类及甙类化合物。覃洁萍等从广西瑶族藤茶的醇提物中分离到双氢杨梅树皮素(DL-dihydromyricetin,C15H12O6)和杨梅树皮素(Myricetin,C15H10O6)两种黄酮物质。袁阿兴等以广西产

8、藤茶地上部的水煎液冷却后得到沉淀和水相部分,从沉淀分离得到双氢黄酮醇结晶(福建茶素,即蛇葡萄素或称二氢杨梅素),水相部分经浓缩、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得到4种结晶化合物:龙涎香醇、-谷甾醇、杨梅黄素(即杨梅素)和杨梅甙(杨梅素-鼠李糖甙)。对藤茶丙酮-水提取物进行分离,乙酸乙酯萃取、聚酰胺柱层析纯化得到1种化合物(芦丁);水相部分经分离得到3种化合物:没食子酰--D-葡萄糖、没食子酸乙酯和没食子酸。对福建藤茶醇提物再进行乙酸乙酯抽提得到的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