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在香草兰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多菌灵在香草兰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ID:36856960

大小:380.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6

多菌灵在香草兰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_第1页
多菌灵在香草兰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_第2页
多菌灵在香草兰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_第3页
多菌灵在香草兰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_第4页
多菌灵在香草兰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菌灵在香草兰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环境学报2009,18(2):535-539http://www.jeesci.comEcologyandEnvironmentalSciencesE-mail:editor@jeesci.com多菌灵在香草兰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1,2111,21*王中,侯宪文,邓晓,沈哲峰,李勤奋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2.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儋州571737-1摘要:通过田间试验,设置N(推荐浓度:416.7mg·L)、2N、4N3个施药浓度,以植株喷药和土壤喷药两种方式,采用紫外

2、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在香草兰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7.6~9.0d;植株喷药后多菌灵在香草兰茎、叶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1.6~51.0d、11.2~31.0d。土壤喷药后多菌灵在香草兰各组织中残留量低于植株喷药后的残留量。不同喷药方式多菌灵在香草兰中的残留动态曲线不同:植株喷药时,多菌灵在茎、叶中的残留量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而在果荚中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土壤喷药时,多菌灵在香草兰果、茎、叶中的残留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茎叶中残留量在第3天时达到最大值。不管哪种喷药

3、方式果荚中残留量均在第7天时达到最大,说明香草兰果荚对多菌灵有短期的吸收积累效应。喷施1推荐浓度多菌灵于香草兰植株后,果荚中残留量预计到第-1-150d能降解到0.5mg·kg;到第63天能降解到0.1mg·kg。关键词:多菌灵;香草兰;土壤;残留动态中图分类号:X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906(2009)02-0535-05香草兰(VanillaplanifoliaAndrew),又名香科学依据。荚兰、香子兰,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南部经洪都1材料与方法拉斯到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中,主要分布在南1.1供试材

4、料[1]北纬25°以内、海拔700m以下的地区。是一种供试农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由山东神名贵的多年生热带藤本香料植物,其产品豆荚含星农药有限公司提供)。有香兰素,在食品工业上广泛用做高档食品和饮供试作物:香草兰[VanillaplanifoliaAndrew],料的配香原料,素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美誉之称,多年生热带藤本香料植物,于1999年种植于中国[2]在香料工业和医药上也有应用。我国在20世纪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的香草兰种植基60年代引入试种,自1983年开始,中国热带农业地,基地内有设遮荫网,通风条

5、件较好,由专人负科学院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研究所对香草兰引种试责管理其生长状况。土壤类型为砂壤土,有机质含种,随后对其进行了丰产栽培、植保、产品初加量3.6,pH值5.76。工及开发等方面的研究。随着香草兰种植面积的1.2田间试验设计[3-5]不断扩大,各种病害相继发生,其中以根(茎)本实验采用一次施药多次采样的方法,于2008腐病、细菌性软腐病及炭疽病最为严重,对香草年7月-9月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兰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的病害。因此,为了有效所的香草兰种植基地进行,共设6个施药处理区及2防治各种病害,在种植过程中会

6、施用各种农药,1个空白对照区,每个小区面积为3m。试验设置-1以保证香草兰正常生长。N(推荐浓度:416.7mg·kg)、2N、4N3个农药梯度,然而,农药残留会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安采用两种处理方法,处理一为植株喷药:将配置好全。多菌灵[carbendazim,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的农药直接喷于香草兰植株上,以植株表面湿润并酸甲酯],又名苯并咪唑44号、棉萎灵,是一种广有药液滴下为准;处理二为土壤喷药:将植株底部谱内吸性杀菌剂,能防治水稻、棉花、蔬菜、果树用塑料薄膜挡住,直接将农药喷施于土壤表面,以等多种作物的

7、多种病害,也是目前香草兰病害防治表面湿润为准。使用手动喷雾器进行喷药,分别在中应用较多的药剂之一。目前有关多菌灵在香草兰喷药当日(喷药后2h)以及喷药后第1、3、7、14、上的残留状况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紫外可21、30、45天,共7个时间段随机采取香草兰果荚、见光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茎和叶其中取长度大于10cm的果及老茎和老叶,在香草兰中的残留动态,为香草兰的安全生产提供取样量均大于100g;土样取样时间同植株,按多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7hzs1j001,20

8、08hzs1J006)作者简介:王中(1982年生),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环境保护。E-mail:jackyking525@163.com*通讯作者:李勤奋,E-mail:qinfenli@sina.com收稿日期:2009-03-05536生态环境学报第18卷第2期(2009年3月)点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