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灾害事故处置》PPT课件

《化学灾害事故处置》PPT课件

ID:36857928

大小:1.26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5-10

《化学灾害事故处置》PPT课件_第1页
《化学灾害事故处置》PPT课件_第2页
《化学灾害事故处置》PPT课件_第3页
《化学灾害事故处置》PPT课件_第4页
《化学灾害事故处置》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灾害事故处置》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灾害事故处置概念是指由化学危险物品造成的对生命和环境危害的灾害事故。核(N):核战争、核泄漏、核污染、核放射等生(B):病毒、细菌等化(C):军用毒剂、民用化危品核危害:(电离辐射、核辐射)分类宇宙射线天然射线人工射线常见射线:αβγx射线危害强度(因γ射线穿透力较强,一般监测的个人剂量按γ剂量计。)剂量单位:sv1sv=1000чsv辐射当量:100sv———当日内死亡10sv———3日内死亡5~9sv———一周内死亡1~4sv———半月内死亡0.5~0.9sv———白血球大量死亡,引发败血症0.1~0.4sv———严重危及健康个人最大允许辐射当量0.02~0.05sv=

2、50чsv正常大气含量:1.2/10万sv/天生物战剂(B类):细菌战剂(炭疽菌、霍乱菌、鼠疫菌等)病毒战剂(天花病毒、黄热病毒等)危险性:用于军事目的用于恐怖袭击活动用于妨害国家安全用于犯罪化学灾害(C类):民用类有害气体(有毒、易燃易爆气体)有害液体(各种矿物油类、化学制剂)有害固体(工业废料、染料等)军毒类神经性毒剂(沙林、塔崩、梭曼、维埃克斯)窒息性毒剂(光气、双光气)靡烂性毒剂(芥子气)血液性毒剂(氰化物)失能性毒剂(毕兹)刺激性毒剂(亚当氏剂、催泪瓦斯)化学灾害事故发生的概率20%(企业处置为主)10%(企业或消防队伍处置)70%(消防队伍处置为主)注:美国平均每年

3、80万次化学品运输,31亿吨运量,70%发生在运输环节。99年化学救援出动15万次,美国共有600个化学救援队。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回收化学灾害的特点(1)中毒途径多:雾状、烟状、粉末状、液滴状。吸入、接触、误食。(2)杀伤范围广:其染毒空气随风扩散。蔓延速度快。(3)作用时间长:可持续数小时,有时可达数十天。(4)公众防护难:气溶胶无色、无味,很难察觉,极易感染,难于防护。(5)救援要求高:在处置程序、技术、战术、手段、防护等方面要求高。化学灾害初级处置询情和侦检有无遇险人员,人数多少。灾害源况潜在的危险性,是否会发生更严重的事态。确定灾害和危险区域。(普通中队、第一出动)疏散与

4、救生在严格的防护措施下进行。紧急疏散危险区域内的所有人员。将受害人迅速移至上风向的安全区内。视情除去染毒者的衣物,尽快送往医院。任务要点:设置警戒区域与救生可同步实施。划定隔离区,设立警戒标志。控制人员进出危险区域。初步控制尽量征询单位内部技术人员的意见。充分利用单位内部的安全设施。力所能及的控制险情。及时报告,请求专业增援。全面了解灾情,定性定量检测。适时建立指挥机构。组成具有良好防护水平的专业小组,进入危险区域实施处置作业。采取有效技、战术手段,控制险情,减少危害。视情建立洗消和救护站。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必要时再请求升级增援。化学灾害专业处置(特勤队伍、专业力量)化学灾害

5、事故处置基本程序一、选择阵地(风向、地形、进退路线、安全距离等)化学灾害事故处置基本程序二、人员防护(防爆、防毒、防高温、防触电等必备防护措施)化学灾害事故处置基本程序三、侦查检测(伤亡、险情、源况、事态等)四、设置警戒(划定区域、设定标志、严控进出)化学灾害事故处置基本程序化学灾害事故处置基本程序五、救生疏散(疏散和抢救遇险人员)六、灭火排险(灭火、抑爆、堵漏、监控、输转、降毒等)化学灾害事故处置基本程序七、现场洗消(人员、装备、场地、物品等)化学灾害事故处置基本程序八、清理现场(清点人员、装备,办理移交,收队撤离)化学灾害事故处置基本程序化学事故处置指挥要则迅速查明险情,检

6、测贯穿始终。把抢救人员生命置于首位。在第一时间内果断采取应急行动。尽快设定警戒区域,严控人员进入。根据现场情况,适时建立指挥机构。针对复杂险情,采取相应技、战术措施,灭火排险。攻防兼备,确保人员安全。输转降毒,严防再次污染。客观、内外有别地向媒体发布新闻。日本东京沙林事件处置教训2、接警与侦察情况不明,导致救援行动中若干失误。3、防护意识不强,使内部人员伤害较大(135人)。4、缺少必备检测手段和数据信息,致使毒源不明。5、战斗减员严重,造成恐怖心理,战斗实力减弱。1、对待伤亡多,规模大的特殊化学袭击事件,各项准备不足。日本东京沙林事件处置教训7、现场通信较乱,造成联络困难,指

7、挥不畅。8、最高指挥员中毒晕倒,现场失去高层指挥。9、由于洗消措施不利,导致二次扩散性染毒。10、因灾害规模大,化学救援专业力量明显不足。6、到场增援队伍多,造成任务不清,现场拥挤,杂乱无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