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变化趋势分析

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变化趋势分析

ID:36866417

大小:391.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7

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变化趋势分析_第1页
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变化趋势分析_第2页
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变化趋势分析_第3页
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变化趋势分析_第4页
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变化趋势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变化趋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4年6月 J.ofHUST.(UrbanScienceEdition)Jun.2004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变化趋势分析11景国胜 王 波(1.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30)摘 要:对比分析广州市2003年和1998年居民出行调查的有关数据,通过出行强度、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分布及出行空间分布等一系列指标总结归纳出广州市城市居民出行的规律、变化特征及其原因.通过广州市居民出行总量增长、公共交通方式比重增加、出行耗时减少、高峰时段延后等居民出行特征变化,反映出广州市实现“三年一中变”目标,城市建设跨越式发展

2、,城市交通显著改善的重大成果.关键词:居民; 出行特征; 广州; 三年一中变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037(2004)0220088205  居民出行调查是城市交通三大基础调查(人1.1 平均出行次数与出行总量流、货流、车流)之一,它为制定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平均出行次数反映了居民出行的需求强度;交通建设和交通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以及评价城市出行总量是城市交通系统承受能力限度的基本量客运交通现状并预测城市交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度指标.调查数据显示,广州市居民平均出行次数广州市先后

3、于1998年和2003年开展过两次为1.86次öd,有的出行者平均出行次数为2.33万户居民出行调查,基本反映了当时居民的出行次öd,出行总量为648万次öd.居民人均出行次数特征和规律.这两次调查是广州市社会、经济高速比1998年2.11次öd偏低,居民出行总量则微增发展的时期,内环路、广园快速路等“三年一中变”1万次öd,考虑到SARS的影响,实际上居民出行(1998~2001年)基础设施全面竣工和相继投入总量比5年前有较大幅度增加.使用,城市交通显著改善.与5年前相比,当前居从性别上看,与1998年调查结果不同,女性

4、民的出行特征和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作者将这居民的平均出行次数比男性高(分别为1.88和次“万户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表1)与1998年1.84).从年龄上看,6~18岁年龄段和31~45岁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做对比分析、推理和归纳,得出年龄段的出行率最高,61岁以上年龄段的出行率全市居民出行的规律及变化趋势.最低,基本符合各年龄段的出行规律.原因是6~18岁年龄段多为中小学生,中午回家吃饭的出行1 出行强度比例较高;31~45岁年龄段居民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家庭及社会的重任,也具有较高的出行出行强度是衡量居民的出行需求、出

5、行能力次数;61岁以上年龄段的老年居民的出行习惯差和城市交通服务水平的综合指标,它由一系列的异比较大,无出行比例在各年龄段中最高,达到指标来表示,其中出行次数、出行耗时等总量指标41%,有的出行者平均出行次数高达2.43次öd,和平均指标最有代表性.这和老年人的身体条件和活动习惯有关系.表1 广州市2003年万户居民出行调查分区抽样率行  政  区项目合计东山区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芳村区白云区黄浦区总人数ö人6100425122774287557502395071371491934425591567463556948有

6、效样本人数ö人5491533343646350406611381086102028848实际抽样率ö(%)0.901.041.020.850.800.760.250.650.811998年抽样率ö(%)1.01.11.20.81.21.30.41.11.0  注:由于白云区地域范围大、城区人口比重低,因此总体抽样率较低.收稿日期:2004203204.作者简介:景国胜(19712),男,主任工程师;广州,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510030).©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

7、Ltd.Allrightsreserved.第21卷第2期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城市科学版)Vol.21No.2第2期景国胜等: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变化趋势分析·89·  从职业来看,中小学生的平均出行次数最高,出行耗时较小,公务出行和探亲访友目的的出行达到2.37次öd,主要源于学生每天两次规律性的耗时较大.除文娱体育目的以外,与1998年相比,上学和回家出行;失业下岗人员的平均出行次数各出行目的平均出行耗时均有降低(表3).最低,仅1.4次öd,全天无出行比例达40%,主要因为此类群体对未来的生活预期不乐观,因

8、此减2 出行方式少出行活动及生活开支来维持生计.从地域上看,老城区(东山、越秀及海珠)居民出行方式结构与各种交通方式的特性和服务出行率较高,接近2.0次öd;新城区(天河、芳村及水平,以及城市形态和用地布局,交通管理政策等白云)居民出行率相对较低,不足1.8次öd.这与有关,不同出行方式结构对城市交通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