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ID:36866601

大小:1.48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10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_第1页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_第2页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_第3页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_第4页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讲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1.通过实验探究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2.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出做功与物体速度平方的正比关系.探究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可通过改变力对物体做的功,测出力对物体做不同功时物体的速度,为简化实验可将物体初速度设置为零,可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倍增加,再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来测量每次实验后小车的末速度.小车(前面带小钩)、100g~200g砝码、长木板、两侧适当的对称位置钉两个铁钉、打点计时器及纸带、学生电源及导线

2、(使用电火花计时器不用学生电源)、5~6条等长的橡皮筋、刻度尺.一、实验步骤1.按下图组装好实验仪器,由于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把木板装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用薄木块略微垫高,平衡摩擦力.2.先用一条橡皮筋做实验,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v1,设此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1,将这一组数据记入表格.3.用2条橡皮筋做实验,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这样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2,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v2,将数据记入表格.4.用3条、4条……橡皮筋做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功和速度,记

3、入表格.橡皮筋条数力对车做的功位移x-m时间t/s速度v/(m·s-1)速度平方v2/(m2·s-2)1W22W33W44W54W66W二、数据获得及分析6.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在坐标纸上画出W-v和W-v2图线(“W”以一根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7.实验结论:从图象可知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W∝v2.1.平衡摩擦力很关键,将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方法是轻推小车,由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的均匀程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找到木板一个合适的倾角.2.测小车速度时,纸

4、带上的点应选均匀部分的,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状态的.3.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算出具体数值.1.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的拉力做功W与橡皮筋的条数不成正比.2.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也会造成误差.3.利用打上点的纸带计算小车的速度时,测量不准带来误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条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带动通过

5、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记录其运动情况.观察发现纸带前面部分点迹疏密不均,后面部分点迹比较均匀,回答下列问题:(1)适当垫高木板是为了________;(2)通过纸带求小车速度时应使用纸带的________(选填“全部”、“前面部分”或“后面部分”)(3)若实验做了n次,所用橡皮条分别为1根、2根、…、n根,通过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v2、…、vn,用W表示橡皮条对小车所做的功,作出的W-v2图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说明W与v的关系是________.解析:(1)平衡摩擦力:将木板放有打点

6、计时器的一端垫高,小车不连橡皮条,尾部固定一纸带,轻推小车使小车沿木板向下运动,如果纸带上打出的点间距是均匀的,说明纸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小车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刚好平衡了小车所受的摩擦力.(2)通过纸带求小车速度时应使用纸带的后面部分.(3)作出的W-v2图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说明W与v的关系是W与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答案:(1)平衡摩擦力(2)后面部分(3)W与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

7、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测量_______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②将小车停在C点,________,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________,重复②的操作.(2)表格是

8、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

9、v22-v12

10、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Δ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的ΔE3=________,W3=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数据记录表次数M/kg

11、v22-v12

12、/(m/s)2ΔE/JF/NW/J10.5000.7600.1900.4000.20020.5001.650.4130.8400.42030.5002.40ΔE31.220W341.00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