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害虫的防治》PPT课件

《棉花害虫的防治》PPT课件

ID:36881931

大小:13.61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5-10

《棉花害虫的防治》PPT课件_第1页
《棉花害虫的防治》PPT课件_第2页
《棉花害虫的防治》PPT课件_第3页
《棉花害虫的防治》PPT课件_第4页
《棉花害虫的防治》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棉花害虫的防治》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棉花害虫的防治新疆承天农牧业发展股分有限公司种业分公司制作:张碧峰监制:郭世学2012.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地老虎棉蓟马盲蝽蟓蚜虫棉叶螨棉铃虫地老虎地老虎俗称“土蚕”、“地蚕”、“切根虫”。危害症状:初孵幼虫取食棉苗嫩叶或啃食叶肉,大龄幼虫可咬断棉苗基部嫩茎形成无头苗,危害严重时形成棉田缺苗断垄。地老虎幼虫、成虫、蛹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冬季深翻、冬灌、清除杂草;毒饵诱杀(每亩地用90%敌百虫50毫升加水1公斤与2.5公斤炒香的棉籽饼或麦麸拌匀,傍晚间隔撒在棉苗旁边);灯光诱杀(黑光灯和糖醋盘诱杀成虫)。

2、2、药剂防治:地老虎低龄幼虫抗药性较差(1~3龄),是药剂防治的最好时期,可选用2.5%敌杀死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灌根。烟(棉)蓟马烟蓟马又称葱蓟马、棉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危害症状:蓟马成虫、若虫以锉吸式口器锉破植物组织吸取汁液。棉田危害的关键时期在苗期,棉苗受害症状如下:受害症状(1)、叶片受害子叶受害,在叶片背面出现银白色斑点,严重时出现黄褐色斑;真叶受害除产生银白色斑外,还造成畸形叶、烂叶和瓢状叶。(2)、生长点受害子叶期生长点被食后。主茎不能向上生长。形成“无头棉”或称“公棉花

3、”,当棉苗长出1~2片真叶时生长点被害后,可由腋芽抽出2~4个侧枝,形成无主茎的“多头棉”。(3)花铃受害开花后被食,造成花脱落,幼铃干裂。发生规律一年发生6~10代。早春日平均气温达10℃时,越冬若虫或伪蛹相继羽化,成虫飞到萌发较早的植物嫩头栖息、活动和取食。4月中下旬平均气温达12℃以上时成虫产卵繁殖。棉花出苗之后,烟蓟马成虫开始迁入棉田。当棉苗处在子叶期至l~2片真叶时,烟蓟马主要为害生长点。尽管当时棉田蓟马密度不大,而且常潜伏在隐蔽处,棉苗上不易发现,但此时是造成棉苗无头的主要时期,也是造成棉花

4、减产的关键期。受害典型事例几年前棉蓟玛危害只是局部或小面积,近几年发生危害已成为全疆大面积虫害爆发性的趋势。危害也由春季危害叶片发展到花铃期危害花铃。2011年7-8月在普惠农场就发生了较大面积的棉蓟玛危害棉田;2012年在北疆的博乐、乌苏、精河、呼图壁、沙湾、昌吉以及南疆的大部分棉区均发生棉蓟玛严重危害。烟(棉)蓟马虫态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秋耕冬灌、清除杂草,减少虫源。加强棉田管理,及时中耕除草;结合间、定苗拔除无头、多头棉苗。(2)、药剂处理种子:用种衣剂处理种子。如没有使用种衣剂的可采用40

5、%乙酰甲胺磷乳油1.5~2.0kg拌棉种100kg,加水量为干种的4%,拌后晾干播种。(3)、棉苗期喷药:常用农药有硫丹、爱诺虫清、硫双威、爱力螨克、害极灭等农药喷雾也可结合治蚜、治螨兼治棉蓟马。盲蝽蟓新疆棉区棉盲蝽发生比较普遍。危害症状:棉盲蝽以成虫和不同龄期的若虫以剌吸式口器刺吸棉株柔嫩生长点、蕾铃等的汁液,在剌吸过程中分泌毒汁。在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危害状。盲蝽蟓特征受害症状1)、苗期主要危害棉苗生长点,使其变黑枯死,棉苗呈现“枯顶”,顶芽被害形成“多头棉”、不生侧枝的“公棉花”或“破头疯”,幼叶被

6、害,叶展开为破叶,称“破叶疯”。2)、蕾期主要危害棉蕾苞叶,使蕾下有针刺状的水渍斑,蕾变黑、脱落(蓟马危害蕾下有木栓化的斑,不变黑)。3)、花铃期棉铃被刺,轻者伤口呈水渍状斑点,重则僵化脱落。顶心和旁心受害,枝叶丛生疯长称“扫帚苗”。受害事例2012年轮台县二八台、恰尔巴克乡、喀什的英吉沙部分棉区遭受盲蝽蟓的危害,棉农一时不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幼蕾的大量脱落,也从未注意观察到虫害的发生,就把这一现象怪品种本身的缺陷。对盲蝽蟓的防治应该尽早提请棉农注意!发生规律以牧草盲蝽为例,此虫在南疆1年发生4代,以成虫

7、在杂草病残体和树皮裂缝中越冬,翌年3~4月份,平均气温10℃以上,越冬成虫出蛰活动,先在田埂杂草上取食,6月上旬第一代成虫迁入棉田危害,为害逐渐加重,7月上中旬第二代成若虫出现达到危害盛期,8月上中旬出现第三代,世代重叠,白天蛰伏在棉叶背面,到清晨或傍晚取食,一般不宜被发现。9月下旬后成虫陆续迁飞到开花的杂草上产卵繁殖,最后以成虫蛰伏越冬。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秋耕冬灌,降低越冬基数,棉田全面推行化学除草。春季清除田埂、路边的杂草,消灭越冬虫口,棉田与苜蓿田、果、菜地远离,尽量避免邻作。(2)、灯诱

8、网捕利用棉盲蝽的趋光性,在棉田周围距地表2.0~2.5cm处悬挂高压汞灯、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盲蝽。针对棉盲蝽迁飞习性,在棉花现蕾后,于6月上中旬,特别是在灌水后,人工网捕消灭成虫。南疆等地在棉田最后一遍中耕开沟追肥时,采用在中耕机或开沟追肥机上挂6个捕虫网,单网一天最多捕到725头,效果显著。防治措施(3)、合理施肥注意N、P、K肥的合理搭配,做到农家肥与化肥相结合,增施生物肥料及微肥,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以防止棉花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