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ID:36907283

大小:19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18

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临川一中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该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就史料分类而言,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史记》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C.商朝卜辞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史料分为第

2、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商朝卜辞是文献史料,可作为直接史料,故C项正确。A项属于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与题意不符,故错误。BD两项是神话和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是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故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需要掌握史料的分类,解题时注意限定信息“直接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2.周代,天子作为中央政府王室的首脑,对天下有宏观管理权。但从直辖关系来说,天子只辖诸侯而不辖大夫;同样,诸侯只辖大夫但不辖其家臣。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各部门之间缺乏

3、明确的分工,职、权、责十分不明。这反映出周代A.家国同构而异质B.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相益彰C.中央集权遭破坏D.宗法制与行政管理互相补充【答案】D-18-【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主要反映了周代家国同构的特性,而没有体现出其异质性,故排除A项;周代还没有形成官僚政治,故排除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中央集权的内容,故排除C项;根据“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各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职、权、责十分不明”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周代宗法制与行政管理互相补充,故选D项。【点睛】“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

4、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3.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A.实行分封制B.地方建立县制C.使用圆形方孔钱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功绩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地方已经建立县制,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已经使用圆形方孔钱,故C项错

5、误;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故D项正确。故选D。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B.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答案】A【解析】-18-【详解】结合所学,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层级的不断增加,本质上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中国从秦朝开始就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随着管理疆域的不断扩大,郡县两级管理体制越来越不能满足对广阔疆域的管理需要,管理层级也不

6、断增多,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细化。此外,中国历代多次出现的地方割据现象也使中央丝毫不敢放松对地方的控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与各地之间经济联系是否密切、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没有直接联系,故排除B、C两项。材料描述的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与中枢权力无关,故排除D。5.北京大学曾在出台的自主招生政策中,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7、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察举制是以孝廉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故选B。世官制的特点是官职的世袭化,排除A。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注重门第高低,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C;始于隋唐的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成绩来选官,排除D。6.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二十四节气最早定于历法的是公元前1

8、04年制定的《太初(汉武帝年号)历》。当时的中枢权力体系为A.行省制度B.三省六部制C.中外朝制度D.二府三司制【答案】C【解析】【详解】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制度,又称内朝,与三公九卿制形成中外朝制度,C正确;A是元朝地方制度;B是唐朝中枢机构;D是宋代中枢机构。7.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原因是A.统治阶级的权欲-18-B.地主阶级的要求C.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法家思想的启示【答案】C【解析】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要求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组织生产和发展经济,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