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专题二写景

高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专题二写景

ID:36908536

大小:27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10

高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专题二写景_第1页
高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专题二写景_第2页
高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专题二写景_第3页
高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专题二写景_第4页
高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专题二写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专题二写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专题关于“写景”(二)一、关于古人“喜欢写景”1.“写景”的目的是什么?纯粹为了便利于“抒情言志”。没有无目的、无意义的“写景”。“写景”不是最终目的,抒情言志才是。2.何时“写景”?开头中间结尾23.写些什么么“景”?这些“景”之间有何区别?4.怎么写的“景”?3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4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5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6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7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8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9喜见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10省试湘灵鼓瑟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

3、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11表达技巧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定义及内容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表达方式是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12表达方式的内容1.叙述2.描写3.说明4.抒情5.议论表达方式主要是为语言的表现服务,在表达叙述上达到作者所需要的效果.13表现手法的具体内容1.关于抒情言志类: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卒章显志)、间接抒情(托物言志、托物起兴、写

4、景抒情、寓情于景、叙事抒情、景情相衬、借古抒怀、借古讽今、以人喻己)等2.关于叙述方式类:顺叙、倒叙、插叙等3.关于描写方式类: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等4.关于修辞手法类:对比、象征、想象、联想、用典、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互文等5.关于章法结构类:衬托、反衬、烘云托月、照应、渲染等14写景的角度1.着眼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的角度来写景。2.从空间(上下远近)角度写景。3.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方法去写景。4.运用白描的手法写景。5.运用虚实相生(结合)的手法写景。6.色彩烘托、对比、渲染的手法写景。7.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8.运用各

5、种修辞手法写景。15“写景”类诗歌鉴赏题的一般解答出发点(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1617请在此添加公司的署名信息感谢您的关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