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法律问题》PPT课件

《电子合同法律问题》PPT课件

ID:36914808

大小:1023.1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5-10

《电子合同法律问题》PPT课件_第1页
《电子合同法律问题》PPT课件_第2页
《电子合同法律问题》PPT课件_第3页
《电子合同法律问题》PPT课件_第4页
《电子合同法律问题》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合同法律问题》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子合同法律问题肖荣毛晓莉张晓艳许建华韦丹萍2011年06月03日一、电子合同的含义和特征电子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以数据电文为载体订立的,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电子合同在含义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电子合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合同是指通过电传、传真、电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订立的合同。狭义的电子合同专指一交易为目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形式订立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数据电文协议。第一,合同主体的虚拟性。电子合同的当事各方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通过远程交换信息订立合同,各方的真实身份、资信状况与电子合同信息的关联性,只能通过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等

2、方式进行辨别。主体身份具有一定的不易确定性。第二,意思表示方式与合同形成过程的电子化。在电子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当事各方通过电子方式来进行磋商和作出意思表示,要约与承诺均表现为电子信息,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其与当事人之间的关联性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时间和地点也与传统合同有所不同。第三,合同与凭证存在形式的电子化。与传统书面合同以有形材料作为载体不同,电子合同、电子交易与支付等凭证以数据电文的形式存在,具有无形性。数据电文信息的完整性对信息系统的完整性有较大的依赖。第四,方便快捷,节省成本,效率较高。例如,电子商务网站全球开放、24小时在线、登陆方便快捷、可以远程

3、进行谈判和交易、订立合同的费用较低。第五,具有易消失性和易改动性。电子合同在存储和传播中易遭受攻击、破坏、截取、修改、遗失或非法扩散。这使得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很难保证,也使其作为证据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传统的书面合同相比电子合同具有以下特征:首份电子合同面世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确立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为电子合同的诞生提供了法律依据。2004年9月23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宋玲在北京宣布,中国的第一份“电子合同”已于当日签订,并进入了应用程序。这份电子合同的签订程序大致是:双方确认合同的内容后

4、,甲方先用电子印章——一个类似U盘大小的物体插入电脑,两次输入密码后,一个红色的公司印章就盖在了指定的位置。之后,甲方通过网络将合同传输到乙方,乙方用同样的方法盖上电子印章。这样,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就生效了。其流程如图所示:二、电子合同的主要类型(一)以电子数据交换(EDI)方式订立的合同(二)以电子邮件(e-mail)方式订立的合同(三)电子格式合同三、电子合同的法律承认199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第29界年会通过《电子商务示范法》也许贸易双发通过电子手段传递信息、签订买卖合同和进行或货物所有权的转让,“不得仅仅一某项信息采用数据电文形式为理由而否定其效力、有效性

5、和可执行性。”这样,以往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数据电文将和书面文件一样得到法律的承认。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或者正在实施有关电子商务法律。在亚洲,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菲律宾等国已经制定和相关法规。欧盟《关于内部市场中与电子商务有关的若干法律问题的指令》(草案)指出:各成员国须调整其国内法以使电子合同合法化。我国《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传、传真、电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从该条文可以看出,我国法律是承认电子合同的合法性。四、电子合同中的订立相关问题(一)电子合同主体问题。电子合同的当事人在很多情况下是根本不知道

6、对方当事人的身份,也不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双方当事人通过互联网进行要约、承诺,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并借助于各国际组织和机构帮助建立起来的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的法律机制来完成对合同签字或对合同内容的确认。在这个过程中也就产生了对合同当事人身份的确认以及当事人行为能力的认定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网络对于虚假身份是无法识别的,这使得电子合同当事人的身份和行为能力的认定较传统合同更难。(二)电子合同中的要约和承诺问题1、电子要约的识别(讨论点)对于网页广告是否被视为要约或要约邀请,依然需要采用传统的要约和承诺规则来判定,首先必需要根据当事人的意图来确定。其次要考虑信息的内容,确定网上的广

7、告和信息在内容上是否确定,是否包含未来合同的主要条款以及是否表明经受约人承诺,该发布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2、要约的撤回与撤销(讨论点)(1)电子合同的要约不能一概而论的认为不可以撤回,事实上,在服务器发生故障或者网络线路拥挤的时候,都有可能会耽搁要约收到的时间,这样就给要约撤回通知提前或与要约同时到达受约人提供了可能,从尊重契约自由原则的角度出发,不宜剥夺要约人处分自己意思表示的权利,而应当认定该要约撤回通知是有效的。(2)电子合同中要约的撤销问题,应根据不同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