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装句公开课文言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句式

倒装句公开课文言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句式

ID:36915637

大小:1.11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5-10

倒装句公开课文言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句式_第1页
倒装句公开课文言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句式_第2页
倒装句公开课文言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句式_第3页
倒装句公开课文言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句式_第4页
倒装句公开课文言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句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倒装句公开课文言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句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前小练: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句式1、秦,虎狼之国2、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沛公安在?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被动句省略句导入练习慧眼识珠(广东卷)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A君何以知燕王B.夫子何哂由也C.夫晋,何厌之有D.何故而至此A见识高考(全国卷Ⅰ)翻译句子: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是近代未有过的事。文言文复习专题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高三语文组俞红刚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题型:翻译题文言

2、文句式不同的句式能力等级:B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考点分析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结构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变式句的特点。2、根据变式句的特点能区分文言变式句并进行翻译。变式句所谓变式句(倒装句),是指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词序和现代汉语相比,似乎颠倒了,其实它们是符合文言语法的。变式句(倒装句)倒装句的类型: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倒装句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定语)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不自信”“不信自”“

3、未之有”“未有之”“不余欺”“不欺余”“未之闻”“未闻之”句子的特点:1、都是否定句,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之”,它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第一种类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动词宾语提前条件之一:不、弗、未、非、否、毋、无、莫这类句子一般含有否定词:1、翻译下列句子:(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2)世溷浊而莫余知兮(《涉江》)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忌不自信B、时人莫之许也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D、后世无传,臣未之闻也C慧眼识

4、珠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而来?“何操”“操何”“安在”“在安”“何为”“为何”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安”,它们分别作“操”“在”“在”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第二种类型:宾语前置句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豫州今欲何至?B、童子何知?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E、不然,籍何以至此?F、项王曰:客何为者?C慧眼识珠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

5、第三种类型:(1)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下列选项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B、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D、夫晋,何厌之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宾语前置句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唯利是图。无乃尔是过矣?第三种类型:(2)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只是宾

6、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是”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命是从唯你是问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宾语前置句1.下列各句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B.硕鼠硕鼠,无食我麦。C.吾谁欺?欺天乎?D.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巩固提高B“我麦”中心语是“麦”,是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在该否定句中不前置。A.代词宾语“之”是谓语“尝闻”的宾语,前置C.“谁欺”是“欺谁”;D.“一言以蔽之”是“以一言蔽之

7、”的倒装1、不然,籍何以至此?(司马迁《鸿门宴》) 2、“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何以”“以何”“是以”“以是”宾语前置句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宾语前置

8、小结: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㈡、定语后置句1.中心词+之+后置定语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岳阳楼记》)㈡、定语后置句2.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①石之悭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