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转移瘤误诊》PPT课件

《腰椎转移瘤误诊》PPT课件

ID:36920281

大小:586.1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0

《腰椎转移瘤误诊》PPT课件_第1页
《腰椎转移瘤误诊》PPT课件_第2页
《腰椎转移瘤误诊》PPT课件_第3页
《腰椎转移瘤误诊》PPT课件_第4页
《腰椎转移瘤误诊》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腰椎转移瘤误诊》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腰椎间盘突出与椎体转移瘤的CT/MRI鉴别——骨转移瘤误诊椎间盘突出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的CT/MRI表现一CT表现1.直接征象:①椎间盘后缘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的软组织快影,形态不一,边缘规则或不规则;②突出的椎间盘可有大小,形态不一的钙化,须与椎体后缘的骨质增生相鉴别,一般钙化是孤立存在,与椎间盘相连;③椎管内硬膜外可见髓核游离碎片,密度高于硬膜囊。2.间接征象:①硬膜囊外脂肪间隙移位、变窄或消失;②硬膜囊前缘或侧方及神经根受压征象;③椎间盘突出所致骨改变的CT表现:脱出的髓核周围反应性骨质硬化,形态不一,且不规则多位于椎体后部表面,这可能是由于髓核脱出刺激引起反应性增生或掀起骨

2、膜至骨膜下出血,骨化所致。MRI表现突出的髓核为扁平形、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T1加权像突出髓核的信号比脑脊液高,比硬膜外脂肪信号低,界限分明。T2加权像突出髓核可表现为高或低信号。信号强度比脑脊液低,比脊髓高,与硬膜囊外脂肪相比略低或略高。突出的髓核与未突出的髓核之间有“窄颈"相连,此征象于矢状位显示清晰。脱出的腰椎问盘块与椎间盘与椎间盘内残留髓核呈蒂状相连和横断面显示有残留通道,具有特征性。如突出的髓核与椎间盘脱离,形成游离的髓核,可离开原来的椎间隙向上、下迁移,形成孤立脱出的髓核。游离的髓核为圆形或卵圆形孤立团块,与未突出的髓核之间无联系。脱出或游离的椎间盘碎片组织周围

3、环绕一低信号带。突出的髓核如发生严重的脱水纤维化,可形成一团块。在SE序列T1加权像、T2加权像上,其信号强度依次降低。MRI还可清楚地显示邻近椎间盘的变化及硬膜囊和脊髓受压的状况。几乎所有发生形态改变的椎问盘都有信号的降低。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率大于9O%。CT表现1骨质破坏 ①溶骨性骨质破坏:骨破坏成不规则斑点状,部分伴有轻度膨胀性改变,骨破坏边界清晰或有硬化边缘,病变范围广泛,包括椎体、横突、椎弓根、脊突、椎板及椎体小关节。②成骨性改变:CT表现为弥漫性密度增高,骨小梁融合不清,孤立的密度增高区。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椎体、附件。③混合性改变:破坏和增生混合存在。2骨

4、性椎管受累 表现为椎管变形,管壁破坏,瘤组织突入椎管致椎管变窄,脊髓受压。3椎旁软组织和腰大肌受累MRI表现在MRI上溶骨性转移瘤T1加权像多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成骨性转移瘤在T1和T2加权像均呈低信号,单纯的成骨性转移瘤较少见,混合性转移瘤T2加权像呈高、低混合信号。骨转移瘤一般不破坏软骨,关节多不受累。脊柱转移瘤多呈跳跃性,椎间盘多不受累,椎体可发生变形,MRI对椎旁软组织受累,硬膜外肿块和硬脊膜、神经根、脊髓受压及继发改变等显示很清晰腰椎骨性转移瘤的CT/MRI表现溶骨性转移瘤的一些典型特征上考虑,如缺乏骨质疏松的征象,转移瘤灶之间的骨质密度正常;多发性转移瘤常

5、侵犯多个椎体,椎弓及其突起,呈跳跃性,其病灶大小不一,常可发现原发灶等,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小关节、椎板及横突棘突等,有累积椎间盘情况,大多数累及椎旁组织。CT表现为病变部位骨皮质边缘不规整,呈虫蚀样缺损,边缘无硬化带,病灶扩大融合呈大片状低密度灶。椎间盘一般不会累及椎体,但有椎间盘压迹(许莫氏结节),骨质硬化等。当扫描体位不正时,两者之间有难以分辩,可以出现一些误诊的情况,薄层或者后处理后可以进一步诊断。鉴别诊断骨转移瘤与椎间盘突出难以区分骨窗显示可以看到最后一层改变与椎间盘联系不紧密,而病灶周围为骨质密度影。二维重建后明显显示与椎间盘关系不大。可以明确诊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