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上课课件

地球表面形态-上课课件

ID:36925331

大小:9.41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5-11

地球表面形态-上课课件_第1页
地球表面形态-上课课件_第2页
地球表面形态-上课课件_第3页
地球表面形态-上课课件_第4页
地球表面形态-上课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表面形态-上课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球表面形态地理教研组唐宋时期,崇明岛仅是长江口的数片沙洲,明代以后开始连接成陆,明末形成崇明岛雏形。1950年,面积约600多平方千米,现在面积达1200平方千米,50年来几乎增长了一倍。珠峰的许多岩石中埋藏着形成于几千万年前的海洋生物的化石,据观测珠峰在以每年10毫米左右的速度在长高。1977年1986年2000年黄河入海口的陆地增长年增陆地38平方千米,海岸向外延伸年均0.47千米。黄河三角洲堆积物来自于哪里?阅读材料:科学家经过对当今世界上最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的考察和精密测量,发现它在2500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科学家还在

2、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许多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而且还发现喜马拉雅山现在还在不断地升高(上升的速度是每年18.5毫米)。这个例子说明海洋能够变成陆地,其实陆地也可能变成海洋,如台湾海峡过去是陆地,后来因地壳下陷,两边海水涌入,形成海峡。据考证,现在台湾海峡的底部也保留着古河道的痕迹,说明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思考:上述地形是如何形成的?地表形态为何会发生变化?思考:上述地形是如何形成的?地表形态为何会发生变化?“力”从何来?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地质作用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运

3、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隆起或凹陷,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它们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1、哪一个板块几乎全部是大洋板块?2、阿拉伯半岛位于哪一个板块中?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哪两大板块之间?(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喜马拉雅山脉阿拉伯半岛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三个论点

4、,两类边界,多种地貌)论点:1、岩石圈被分割成六大板块。6512432、板块内部比较稳定3、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碰撞张裂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_____和_____。相撞相挤压的地方,常形成_____。山脉1、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2、上述两个板块运动造成了什么结果?3、上述运动使地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活动11、阿拉伯半岛属于什么板块?2、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3、红海是怎样形成的?各大板块交界处因移动方向而分为:生长边界(海岭、断层):大西洋、东非大

5、裂谷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喜马拉雅山、地中海板块两类交界带分别形成什么地貌?1)板块张裂:形成。如:东非裂谷、红海、大西洋裂谷、海洋、海岭思考:1)喜马拉雅山是怎么形成的?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喜马拉雅山1)板块张裂:形成。如:东非裂谷、红海、大西洋2)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板块与板块相撞)阿尔卑斯山脉(板块与板块相撞)裂谷或海洋巨大的山脉亚欧印度洋亚欧非洲1)板块张裂:形成。如:东非裂谷、红海、大西洋2)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板块与板块相撞)阿尔卑斯山脉(板块与板块相撞)3)大陆板块

6、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如:东亚岛弧、台湾山脉(板块与板块相撞)安第斯山脉(板块与板块相撞)裂谷或海洋巨大的山脉亚欧印度洋亚欧非洲海沟或岛屿、海岸山脉亚欧太平洋美洲南极洲板块移动对地貌影响举例边界类型板块碰撞板块张裂陆陆相碰陆海相碰形成巨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消亡边界大陆板块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形成海沟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屿消亡边界形成裂谷和海洋、海岭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和红海生长边界1.印度半岛位于亚欧板块()2.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3.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4.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

7、块的分界线()5.东亚岛弧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形成的()6.白令海峡是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分界线()7.红海是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分界线()8.安第斯山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褶皱示意因碰撞或挤压作用,使沉积岩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后期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所以,我们无法用地形特征来准确判定是背斜还是向斜。初期背斜是山,向斜是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岩性疏松,易侵蚀;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断层地垒:相对上升,多形成山峰,如庐山、华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相对下降,多形成盆地

8、或谷地,如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大自流盆地是什么构造?找水:向斜储水,如大自流盆地修建隧道应选在何处?分析原因?AB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或采取特别加固措施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