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水稻

作物栽培学-水稻

ID:36929163

大小:3.33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5-11

作物栽培学-水稻_第1页
作物栽培学-水稻_第2页
作物栽培学-水稻_第3页
作物栽培学-水稻_第4页
作物栽培学-水稻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水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稻栽培与施肥基础09农学20090018张奇邦水稻类型的划分普通栽培稻一级粳籼稻粳稻籼稻二级早中晚早、中、晚早、中、晚三级水与陆水陆四级糯与粘糯粘五级栽培种品种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栽培一.水稻栽培籼稻粳稻叶:叶宽、色淡、毛多叶窄、色浓、少毛芒:无芒或有短直芒多有芒、芒略弯曲粒形:扁长短圆分蘖:较强较弱脱粒:易较难后熟:较弱较强耐寒:弱强耐旱:较弱较强耐肥:较弱较强耐阴:较弱较强抗病:较强较弱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栽培早稻:感光性弱、感温性较强、温度影响发育明显中稻:感光性、感温性中等,生育期相对稳定晚稻:感光感温性强,光照是生育

2、期长短的主导因素水稻与陆稻:耐干旱能力上的差异粘稻与糯稻: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上的差异栽培品种:在一定地区和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栽培稻基本单位。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栽培水稻的生育特性全生育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生殖生长期=长穗期(约30天)+结实期(约25~50天)营养生长期=基本营养生长期+可变营养生长期基本营养生长期:水稻在最适宜生长发育的短日高温条件下,从播种到抽穗的最少日数。可变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中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日数。水稻的两性一期:感光性、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期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

3、栽培水稻栽培技术一、培育壮秧(一)确定合理的播种期播期范围:出苗---最早极限(粳稻>10℃;籼稻>12℃)安全抽穗---反推最晚极限(粳稻>20℃;籼稻>22℃)相关因素:1、各生育时期对气候的要求移栽>15℃扬花避开高温伏旱2、前作收获期的影响3、品种的“两性一期”的影响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栽培“两性一期”对播种期的指导:早稻:迟播遇高温、穗小低产中稻:早播晚播都行、适应性强晚稻:早播无法早熟、浪费光热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栽培(二)确定秧龄秧龄---常以秧苗叶片数为标准秧龄长短一般规律:早熟种<中熟种<晚熟种移栽后大田中应有

4、6~9片新生叶才能高产由此可反推可知:最长秧龄数临界值=品种叶片数—(6~9)环境影响:1、高温育秧秧龄宜短,低温宜长2、超稀播种育秧可以延长秧龄类型:小苗---3叶期内,用于抢早移栽、两段育秧中苗---3~4.5叶内,用于抢早移栽和抛秧大苗---4.5~6.5叶内,用于双季和一季中稻多蘖壮秧---6.5~9叶内,用于双季晚稻或迟茬一季中稻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栽培(三)确定播种量原则:在移栽前不出现相互遮光影响生长育苗期温度高或是要育长龄大秧应减小播种量,反之用量增大;常规种用量应大于杂交水稻.(四)种子处理与催芽1晒种与选种(

5、风选、液选)2浸种(2~4d)与消毒(1%生石灰澄清液)3催芽①高温破胸:50~55℃中5~10min,密封保持35~38℃到破胸②适温齐根芽:破胸后通气降温25℃促进根芽生长③摊晾炼芽:根芽达到播种要求时摊晾降温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栽培(五)不同育秧方式及其管理1、露地湿润育秧1)选地、整地:向阳背风、土松肥高、排灌方便;厢面平整上糊下松2)施底肥:结合土壤肥力和育苗目的确定底肥3)管理①芽期(第一完全叶展开前)任务扎根立苗,调水供氧是关键②幼苗期(1~3叶)水:露田~2叶~浅灌肥:3叶离乳,1叶1心施断奶肥③成苗期(3叶~移

6、栽)水:浅灌肥:4~5叶施接力肥,移栽前5~7天施送嫁肥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栽培2、旱育秧苗床准备①选地、培肥:将切碎的稻草、有机肥于播种前30天施入,并翻耕混匀;播前3~5天施入N/P/K底肥②土壤调酸:用移栽灵或壮秧剂调至pH4.5~5.0③整地:开厢(宽1.2m高10~15cm),浇水(5cm),用过筛细土平厢面。消毒:1/1000敌克松2.5升/m22)播种破胸芽谷用量:小苗200g/m2;中苗180g/m2;大苗50g/m2。播种后盖上薄层过筛细土。搭制小温棚或地膜平盖。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栽培3)苗床管理播种到出苗:

7、保持土壤湿润,温度<35℃出苗到1叶1心:床土发白可适量喷水,温度=25℃1叶1心到2叶1心:晴日白天揭膜,12℃<温度<20℃,控水防立枯2叶1心到3叶1心:日揭夜盖逐步炼苗,施促苗肥3叶1心后:补水补肥,保持苗床湿润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栽培六)水稻烂秧、死秧原因1、烂种:播种后不发芽就腐烂了原因①种子保存不当导致发芽力极弱②浸种不充分,降低了发芽势和发芽率③催芽时“烧包”或播种过深。2、烂芽(芽干、烂根、烂芽)①芽干:以水调温措施不当,温度变化突然②烂根、烂芽:长期淹水、土壤中有有毒物质3、死苗:冷害导致生命力下降,为病原侵

8、入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栽培(七)移栽方法与效果拔秧插秧:最普遍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秧苗的栽插;拔秧时植物受伤较重。铲秧栽插:将秧苗连同1~1.5cm的表土层铲下带土移栽,适用于旱育秧小苗秧中苗秧,具有缓苗快分蘖早抗性强特点。抛秧:在抛甩和带土秧苗的重力作用下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