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课件.

《出师表》课件.

ID:36930684

大小:7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1

《出师表》课件._第1页
《出师表》课件._第2页
《出师表》课件._第3页
《出师表》课件._第4页
《出师表》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出师表》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上期公开课出师表第三课时授课教师:李扬彬教学目标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3、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张。武侯祠匾额对联选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过厅对联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诸葛亮殿对联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繁,始延得汉家正统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过厅对联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诸葛亮殿对联《出师表》思考讨论题1

2、、阅读预习提示,明确:此表的目的是什么?全文表达的主旨是什么?2、阅读第一段,思考: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内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点)3、阅读第二段,思考: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条建议?(点)4、阅读第三、四、五段,思考:作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这三段是怎样衔接起来的?(点)5、阅读第六、七段,思考:在表达方式上,这两段与上文有何不同?主要内容应怎样概括?请逐句加以理解。(点)6、阅读

3、第八段,思考:如果将第一句后用“;”,“以彰其咎”后用“。”,好不好?(点)7、请结合“预习提示”综合思考:(点)作者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此表言辞恳切,感情真挚,是如何体现的?此表在表达方式运用上有何特点?请具体阐述。第一段分析危急存亡先帝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不利追殊遇报陛下不懈于内忘身于外有利诚宜……不宜……(正反)(广开言路)开张圣听返回第二段分析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内外异法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赏罚返回第三四五段关系宫中之事营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先帝称能之

4、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荐贤臣亲贤臣,远小人先汉兴隆亲小人,远贤臣后汉倾颓正反历史教训引教训(亲贤远侫)亲贤臣,远小人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返回第六七段逐句分析第六段1、叙己志向:身份,生活,追求——品格高远2、叙“三顾草庐:宽宏大度,不耻下问——由是感激3、叙共患难经历:创业艰难——效忠心愿第七段1、叙托孤之事,提挈全段2、受命以来的心情、行动3、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出师目标4、补笔返回第八段分析首先,严于律己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最后,向后主提出希望标点符号不能改1、不能分清内外责任;2、不能突出作者

5、请命出师的决心;3、由内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不致让刘禅反感。返回理清思路,把握结构部分段落要点表达方式1广开言路2赏罚分明3、4、5亲贤远侫一6叙述经历:三顾草庐7效忠心愿:托孤之事二8、9归结责任,结束全篇三寓情于议寓情于叙抒发感情思路:以“出师”为中心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提出治国建议;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文章学习拓展一、就我个人而言,对诸葛亮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智慧化身”到“贤相典范”的转化过程的,请结合第四册所学、游武侯祠所得

6、及本文,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认识。二、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政治家,如何衡量他们?我认为一个比较完全的政治家,应该具备四个条件:1、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2、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之形势,针对国计民生症结所在,提出兴利除弊的方案;3、能知人善任,选拔贤才;4、能集思广益,善于采纳群言,改进工作。请结合本文所学和《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进行评价。三、文章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四、《教参》有一句话“至于诸葛亮忠于刘备父子的思想,则是其局限性所在

7、”,请谈谈你的看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