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春》(苏教)

【教学设计】《春》(苏教)

ID:36937273

大小:582.8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2

【教学设计】《春》(苏教)_第1页
【教学设计】《春》(苏教)_第2页
【教学设计】《春》(苏教)_第3页
【教学设计】《春》(苏教)_第4页
【教学设计】《春》(苏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春》(苏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春》◆教材分析龙桥中学李鹏老师《春》这篇优美的散文,文字不深,篇幅不长。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体会。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说出在学习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面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4、学习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朗读贯穿始终,在

2、读中悟情;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2、通过自主合作讨论的方式,品析画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五幅春景图,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语言,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征描写的方法;◆课前准备2.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并作赏析。1、多媒体课件;2、摘录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3、借助图书馆、网络等,收集描绘春天的诗文或名句以及朱自清先生的资料;◆教学过程4、反复朗读课文,能读出感情。

3、一、导入“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四季的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吟咏四季的佳作,今天我们就随着朱自清的笔触一起去领略春的迷人风采。二、课件出示教学目标三、检查旧课,自然引出新课上堂课,我们训练了朗读课文,梳理了文章结构,谁能说说全文分几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板书:盼春——绘春——赞春)本文于开头写盼春,就让读者内心掀起思春的波澜,为下文描绘春景奠定了欢乐基调,从第二段开始,作者抓住春天的特征,粗略勾勒了春天的轮廓画,创造了一个动人的意境,然后作者从容不迫地推出五幅特写镜头,浓墨重彩细致入微地描写春天的动人景象。四、探究新课用

4、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这堂课我们就重点赏析绘春部分的五幅春景图,请同学们速读三至七段,按顺序说明每段描写的对象(板书:草花风雨人)问:这五幅春景图中,你觉得哪幅写得最好,为什么?(一)每幅图都有它的精彩之处,今天我们就以春雨图为样本共同赏析。(出示课件,放朗读录音)请同学们眼看画面,耳听录音,用心体会春雨图的优美意境。思考:1.这段写了几层意思。(板书:特点、景物)2.春雨绵绵夏雨急,文中哪几句话突出了春雨的特点?分别写出了春雨的哪些特点?(板书:细密、闪亮、绵长)3.雨中景都写了什么?(板书:树草灯人屋)4.描写雨中景时采用什么顺序?(由物及人,由静到

5、动,由近及远)5.本段描写春雨及雨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喜雨之情)6.哪些语句传达了这种感情,试举例说明。(可别恼)7.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小结:这一段作者抓住了春雨特征及春雨中特有的景象,把那一派细雨绵绵的春光,一种和平安静的氛围,描绘的出神入化,表达了作者的喜雨之情。刚才老师已做了赏析示范,接下来同学们要合作探究,品味赏析另几幅春景图。(二)现在请同学们一面欣赏春草图的美丽景色(课件出示春草图),一面用原文语句给它配上画外音(齐背春草图)。今天我教给大家一种学习方法,叫发现法,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春草图,那么什么是发现法呢?围绕下边问题,谈出认识

6、、体会的都是“发现”(课件出示)1.发现哪个词用的妙,说说它的妙处。(偷偷,钻,嫩,绿,满是)2.发现哪个句子写得好,说出它好在哪里。3.发现这段用词上有什么突出特点(叠词的运用)4.有什么疑问说出来和大家商讨。现在速读春草图,你有什么发现,就举手和大家交流。(鼓励学生:只要认真阅读人人都会有所发现,有所发现说明你不仅勤于思考而且善于思考)当学生谈到叠词特点时,问:那么这些叠词能不能去掉一个字呢?我们来试试看。去掉后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改后文字)大家再看原文比较一下,改后的文字和原文哪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个富有感情?(改后的文字只是平淡地写写

7、,而原文在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原文中那种写法叫什么(借景抒情)质疑:老师有个疑问,谁能帮老师解决,写春草为什么要写儿童在草地上嬉戏?(侧面写春草的柔嫩可爱,突出春草勃发带给人们的快乐)小结:这段描绘春草的特点,观察细致,描写具体形象,使人有亲眼目睹,身历其境之感,而且较多地使用叠词,对小草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三)接下来作者着力描写春花竞放的场景,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打开大脑电视机,在荧光屏上放映百花争奇斗艳的画面。(1)首先勾勒主要景物的形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