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教学设计

附件2:教学设计

ID:36940054

大小:35.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2

附件2:教学设计_第1页
附件2:教学设计_第2页
附件2:教学设计_第3页
附件2: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附件2: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学设计长兴八小徐勤珍课题摘要学科语文学段中段年级四单元第七单元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名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小学四年级上册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老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老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邀请“我”到家中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叶老先生对文章一丝不苟、对人平易近人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修改

2、作文的方法。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之前壁纸学生查找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有关资料,初步了解两位作家。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那片绿绿额爬山虎》的相关教学材料,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有关图片,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直观感受。把叶老給肖复兴修改的作文放出来,让学生直观体会,红色的圈、钩、直线和曲线。体会也老的一丝不苟。2.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了解学生。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

3、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生活道理,人生哲理的理解是很浅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些美好的思想,做一个有用的人。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通过读通课文,认识“荐删词洽昏晖楷”7个生字,会写“篇、荐、翻、帘、页、删、词、燥、握、洽、昏、厅、糊”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能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感知叶圣陶先生

4、认真、平和的人格。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抓住重点词语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让学生初步感知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前不久,我们学习了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文章,大家还记得吗?(爬山虎的脚)谁愿意把描写爬山虎叶子的语句背一背。多绿的爬山虎啊,你们背的都很好的。让我们一起背一背吧。(学生齐背

5、)这是一墙多么茂盛的爬山虎啊!1963年,一个15岁的少年走进了叶圣陶的家,也看到了一墙绿绿的爬山虎。这位少年就是现在有名的作家肖复兴。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想好后同桌互相交流交流。1、这是一篇写物的文章吗?(不是)对,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A、读通课文,读准字音。B、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1)读后评议  (2)出示填空,讨论填空  文章主要讲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帮作者修

6、改作文,以及在这一年暑假请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  (板书:改作文、做客)  (3)课文哪几个小节写的是叶老帮作者修改作文?三、学习第一段(2-5节)  1、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一段。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出示多媒体课件,打出第一节字幕)这一节讲了两层意思,(打出分层号)请同学们速读第1节,用简洁扼要的两句话来概括层意。(“我”的作文获奖了,老师告诉“我”是叶老帮“我”改的。)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请同学们速读2、3、4小节。  3、今天老师带来了修改稿的部分(出示

7、课件),我们来看一看,议一议。看了叶老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各抒己见)  4、作者当初刚看到这份修改稿时,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说)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为什么会一下子愣住了呢?(因惊讶和激动,自以为写得很好的作文,没想到叶老竟改了那么多地方;更没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细致地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  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举例来说说呢?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断成短

8、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5、的确,文章中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就这么一位初中生写的这么一篇在北京市获得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的文章,却被叶老先生修改了那么多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