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忆 《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

吴佳忆 《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

ID:36951261

大小:16.6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3

吴佳忆 《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_第1页
吴佳忆 《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_第2页
吴佳忆 《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_第3页
吴佳忆 《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_第4页
吴佳忆 《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吴佳忆 《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吴佳忆教学目的1自主学习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2理解课文,能背诵课文第2段,并能运用“……是因为……是因为……”的句式。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教学难点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教学准备教师:周庄相关图片。相配古筝音乐,小黑板,本课生

2、字词语卡片。学生:收集周庄相关图片、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调动平时积累,激趣揭题1(出示小黑板)齐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指的是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天堂是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像仙境一样美好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说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在这样美丽的城市之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水乡古镇,这就是周庄。(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并说说自己的印象及感受。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刚才你们从图片上对周庄有了一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游览这个江南古镇,透过字里

3、行间,看看你有什么不同感受。以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作上记号。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2同桌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同学们没读懂的,理解得不够的词语随着课文的学习一起再理解。3交流通过讨论学习理解的生词。三、细品课文,感受水乡之美(一)第1段的学习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结合课前的了解,想想课文里的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独特风光?(老师相机指导画出概括的句子:“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2、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3、

4、齐读第1段。(二)第2段的学习1、轻声读第2段,边读边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然后美美地读给其他同学听,一起来分享,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再探究怎样读出喜爱之情?2、老师伴着古筝音乐范读,让孩子闭着眼睛边听边想,体会古朴典雅,崭新华美,静谧之美。然后,学生齐读这段话,再感受一下大都市的建筑和喧闹与周庄的房屋和宁静的对比,体会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和畅快。3、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引读:“人们为什么那么热爱周庄?是因为‘蓝天下……的房屋。’是因为‘周庄到处……的轻松和愉快。’”4、完整地熟读全段。5、播放有关周庄的音像资料,指导有感情地背诵第2段。(三)第

5、3段的学习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有水的地方,一定会有桥,现在周庄保存有14座古桥,几百年的历史让美丽的周庄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最有名的要数富安桥。(1)让学生勾读描写富安桥的句子。(出示富安桥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理解:“桥楼合璧”、“飞檐朱栏”、“雕梁画栋”等词语。使学生感受到建桥人的智慧及中国的古桥文化特色。(2)比赛读写富安桥的句子。(3)可再播出双桥、贞丰桥、福满桥……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猜猜另外的桥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根据富安桥的特点或联系对前面重点词的理解进行)(4)有感情地齐读第3段。(联系上下文感受“气

6、势非凡”、“温馨”等词语)(四)教师小结《江南水乡——周庄》以清新的语言,生动的描写,把我们带入秀美古朴的千年古镇。1教师引读“我们喜欢周庄,是因为(它那独特的水乡风光)”。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综合全文,以“我喜欢周庄,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四、拓展延伸,探究性学习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旅游记录”,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旅游过的地方的景物及感受并与同学一起分享。附:板书设计江南水乡——周庄得苏杭之灵秀(房屋、流水、桥楼)集水乡之瑰丽风光独特教学反思:《江南水乡-周庄》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

7、有效对话,是我设计这一课的总体思路。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阅读教学。一、对词语的情感朗读。词语是组成一篇课文最基本的单位,只有让学生真正将词语读好了,才有可能真正走进文本。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通过发现学生朗读中的闪光点进行激励评价,从而告诉学生该如何朗读词语:通过带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情的朗读。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环节:1、什么是有感情的朗读?新课标指出应让学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但是怎样才是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却不知道。于是我让两个学生共读一句话

8、,让学生进行评价:“谁读的有感情?”学生的看法不一。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书是读给谁听的?从而引导书应该是读给自己听的,只有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