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开题报告.doc

李超开题报告.doc

ID:36953335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2

李超开题报告.doc_第1页
李超开题报告.doc_第2页
李超开题报告.doc_第3页
李超开题报告.doc_第4页
李超开题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超开题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观念摄影----观念艺术的影像表达学号:091602054姓名:李超申请学位:硕士所在学院:美术学院学科专业:艺术设计——摄影指导教师:罗戟胡中节报告时间:2011年9月17日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制表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本文研究的理由:观念摄影的手法,去揭示现代人,特别是都市人生活生活及思想中那些被现实束缚住的本性,通过关注一些现实问题,例如住房问题,环境污染,食品问题等,来引起人们对社会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反思。本文选题的意义:观念摄影的主旨在于通过摄影所传递的某种观念,摆脱浅层次无意义纠缠的探索过程。试图通过摄影的媒介,展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剖析。并且提出一些有意味的话题

2、,引发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观念摄影往往不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有多种可能性的指向,让观众自己悟会。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着也符合审美的需求。观念摄影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艺术摄影标准不可动摇的地位,提供了摄影揭示当代生活新的诸多可能性。观念摄影以其对传统艺术摄影的偏离,反证了摄影艺术的新空间。正因为观念摄影的新,使得观念摄影不能像传统艺术摄影那样建立起刻板的判断标准,也使得观念摄影更具有实验性。实验性艺术潜在的决定因素是崭新的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好的艺术永远不会是技术的附庸,而应该是思想与生活的创造者。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在摄影诞生之初,就开始具有“观念”的意识。20世纪中

3、后期,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的《人生两途》,亨利·佩奇·鲁滨逊的《秋》,《弥留》应该是观念摄影的最早起源。观念摄影是源于西方后现代社会并波及全球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当代摄影领域最早明确出“观念艺术”(也叫观念主义)是1988年4月28日总第44期的《摄影报》上一篇《我们的作品等待社会的检验》。中国摄影出版社1991年翻译出版的《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第一次相对完全地介绍了“概念摄影”(conceptualphotograph)的概念。在1997年到1998年这两年,以摄影为形态的观念艺术正式开始以观念摄影的名义,进入了前卫画廊和收藏家的销售渠道。中国观念摄影才获得国际上的认同,并开

4、始进入前卫画廊和收藏家的销售渠道,中国观念摄影家开始参加各种国际前卫摄影展和综合国际艺术展。国内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有刘铮,徐恒,王劲松,丘震,马良,蓉蓉,田太权等,这些摄影家的一系列前卫摄影作品试图通过摄影媒介,对人类生存状态进行剖析,提出了一些有意味的话题,引发更多的是更深层次的思考。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内容:1.观念摄影的创作方式2.观念摄影的表现手法3.观念摄影的作品特征4.观念摄影的作用意义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国内外观念摄影师的作品,让我了解到摄影的独特魅力,选择观念摄影来完成我的毕业论文,是因为当我想表达一些对现实社会的看法认知的时候,用摄影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5、去完成一幅形色俱佳的画面,会使这些观念或者理念更容易被人接受。进入新世纪以后,社会经济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正是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矛盾呈现在人们面前,环境污染问题,人口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等又称为了人们生存环境的新的威胁。但是还是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宁愿以这些问题为代价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不知道这是人类的进步还是退步,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去引发人们对于社会环境和生存发展问题的关注,进一步去反思我们所面临的生存状态。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论文涉及到观念摄影如何具体对“观念”和“摄影”的有机结合,观念摄影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及对于观念摄影进行实际拍摄时所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创

6、意方面的问题,在观念摄影中需要准确的去传达所要表达的观念,但是又不能太直白的呈现在画面当中。因此在创意的过程中就需要特别的注意。拍摄的画面既要有冲击力,又要使观众在观看时有一定的思考。同时不能呈现太过刺激性的元素在画面当中,因此无论在阐述观念摄影对于当代社会生活所传递的信息,作用的理论层面上,还是在阐述观念摄影创作的具体操作性上,准备工作还是要做很多。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和信息要点如下:1、社会考察(根据事例进行研究)2、文献参考(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分析)3、网络信息研究(网络资料研究分析)五、本题目的创

7、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本论文题目的创新之处: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是分析研究当代观念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家的心理,传播中的媒体犀利以及受众的接受心理。观念艺术(摄影)今后的发展趋势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第一:创作心理在西方资本主义铺天盖地的异化罗网中,知识分子所承受的各方面的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存在主义老生常谈的“苦闷与孤独”,正式这种精神际遇的典型话语概括。人在苦闷和压抑到极致时,是非要想出点什么反常的出格的行为举措来排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