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春望》(鄂教版)

【教学设计】《春望》(鄂教版)

ID:36953961

大小:669.8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2

【教学设计】《春望》(鄂教版)_第1页
【教学设计】《春望》(鄂教版)_第2页
【教学设计】《春望》(鄂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春望》(鄂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畅言教育《春望》教学设计碧阳初级中学舒晓燕老师◆教材分析这首诗是诗人于至德二年三月所作。当时正直安史之乱,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诗人于至德元年八月被叛军捉住,押送到长安。在长安城里,诗人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但这只能增加忧国忧民的诗人的痛苦和感伤。◆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

2、标】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畅言教育【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课前准备◆1、关于作者及写作风格。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回忆以前学过的杜甫的诗歌。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见课件)3、写作背景。二、字词积累。(见课件)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听范读,要求学生正音正字;2、生齐读;3、抽生朗读

3、,指导朗读技巧;4、再范读;5、理解诗意;6、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联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跟同学描述出来。四、诗歌赏析。1、首联:本句诗写出了“春望”所见,一个“春”字表明了季节时令,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战争离乱的残破之景,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长安城满目萧然之景,为全诗渲染悲凉的气氛。2、颔联:结构上以“感时”承上,感伤时局的动荡,“恨别”启下,怅恨离别之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诗句对仗工整。3、颈联:“连三月”写出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写出家书的珍贵。这一句写诗人因难与

4、家人通信,家人的安危使他心里不安,更体现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然而,无论在战乱年代还是和平年代,这句话都可以表达游子的共同心声,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理倾向。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畅言教育4、尾联:“搔”字鲜明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当时的动作形态,是一处细节描写,它传达出了诗人忧国思家的心理状况。“不胜簪”更表明国家的不安定给诗人带来难以排遣的愁苦。五、合作探究。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诗歌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试作简要分析。2、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

5、恨别鸟惊心”两句,一种解释为: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另一种解释是:这是拟人写法,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两种解释虽有区别,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说说你的理解。3、思考:这首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4、诗人“春望”“望”的是什么?5、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六、主题思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他忧国思家的情感,体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七

6、、比较阅读。1、试以“望”为切入点比较《望岳》和《春望》。(见课件)2、这两首诗风格迥异的原因是什么?八、课堂总结。诗的前四句重在描绘景物(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溅泪、惊心),且景中有意(感时、恨别)。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诗中景物有声有色,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泣血之作。九、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首诗。2、搜集积累杜甫的诗歌,并与同学交流。◆教学反思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