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_教学设计2

打电话_教学设计2

ID:36958811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2

打电话_教学设计2_第1页
打电话_教学设计2_第2页
打电话_教学设计2_第3页
资源描述:

《打电话_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打电话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3.能对相声感兴趣,喜欢听相声,试着说相声。教学重点: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教学难点:能对相声感兴趣,喜欢听相声,试着说相声。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分析:《打电话》是一篇相声。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群众的喜爱。本文就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

2、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嗦、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选编这段相声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在读中感悟到,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学情分析:对于相声,学生并不陌生。有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积累,调动起学生读相声的兴趣。本文是略读课文,首先通过引导学生浏览全文,了

3、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人物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阅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人物语言的特点。根据课文的体裁特点,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式朗读,因为语言比较通俗,讽刺意味比较浓,所以朗读的重点是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讽刺意味。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学法指导,课件设计:自读自悟、合作学习。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出示课题。1.文艺节目可以分成歌舞类、语言类等,其中语言类节目中有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是相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则相声——《打

4、电话》。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要求或希望。二、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1.边浏览课文,边听相声《打电话》的录音。2.说说各自听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来自于相声本身的特点,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这则相声的内容,教师都要充分的肯定。3.边看课文边思考:相声有什么特点?教学中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随机引导概括,比如:相声是两个人说的(其实还有一个人说的单口相声和多个人说的群口相声);相声的语言很幽默,引人发笑;相声不仅是说,还要唱……三、默读课文,体会相声中人物说话的特点

5、。1.默读课文,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找出“打电话”的句子。2.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读,有什么感受,举例说明?(1)“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是耗子呀。…………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说话绕圈子。(2)“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他是女的呀。”——明知故说。(3)“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没话找话。(4)“……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

6、,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东拉西扯。……3.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么后果。第二课时一、熟读课文,尝试表演相声1.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练习朗读。2.自由组合,学说相声。3.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习题设计:完成练习册上的有关习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