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导学案1

《论语十则》导学案1

ID:36959195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2

《论语十则》导学案1_第1页
《论语十则》导学案1_第2页
《论语十则》导学案1_第3页
《论语十则》导学案1_第4页
《论语十则》导学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导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十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论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2.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把握选言含义;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4.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并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践,获得独到的感受。学习重点:准确理解每一则语录的含义。学习难点:既能整体感知又能细致思考言论中的思想。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一)预习内容:1.熟读课文。2.识记书下注释。3.学习语录,试着用现代汉语说出其意义。(二)预习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论语(

2、)编纂()不亦说()乎不愠()不思则罔()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2.填空:(1)孔子,名   字      ,是        时期的      家、        家  ,是      学派的创始人。(2)《论语》是记录     及其    的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其中有不少是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内容。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学而时习之而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人不知而不愠知知之为知之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之知之为知之择其善者而从之为人谋而不忠乎为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课堂导学:读一读——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1.朗读全文,把握文言文朗读节奏。【方法链接】 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读时要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3)处理好轻重,把握好重读与轻读。  (4)注意语速、语调等,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2.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标出自己难以解决的生僻词句。  【方法链接】①读——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语——串连词义理解句子——思考整则的思想内容。  ②了解通假字及解释:  A.通假字: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

4、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  B.解释:先写出本字,然后再解释字的意思。  ③翻译课文时,抓住句子中的重点实词,采用添字组词法、词语置换法、利用注释法,结合具体语境来试着连缀成句,力争做到忠实于原文,语句流畅易懂。【教师示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1)掌握本段的重点词。  时:     说:     愠:     君子: (2)通假字:说:通“悦”,愉快  (3)串连词义理解句子: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

5、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

6、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3.按照学习第一则的方法,自行学习2-10则。  【学习要求】请同学合作探究完成,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4.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方法链接】积累归纳,从不同的方面来分类归纳更容易把握。可整理笔记。 【教师示例】A.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学习态度: C.品德修养:  D.成语: (三)想一想——交流心得,写出疑惑(四)归纳提升,当堂训练。课堂小测:1.给加点的字注

7、音。论()语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诲女知之乎()罔()殆()2.解释加点的词。(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温故而知新()()(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填空(1),可以为师矣。(2),不亦君子乎?(3)学而不思则罔,。(4)子曰:“由!!,,是知也。第二课时一、析一析——质疑探究,深入理解1.赏析佳句。【示例】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层含义。(2)请思考: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3)请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