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乐铿锵说课稿

鼓乐铿锵说课稿

ID:36965299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5

鼓乐铿锵说课稿_第1页
鼓乐铿锵说课稿_第2页
鼓乐铿锵说课稿_第3页
鼓乐铿锵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鼓乐铿锵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六节鼓乐铿锵说课稿灵台二中郑燕一、说教材与目标: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意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学习民间乐曲《锦鸡出山》、《滚核桃》和《童谣》,学习掌握“打溜子”、“鼓吹乐”、“吹歌”等基础知识,体会乐曲表现的“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知识与能力:通过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及《童谣》,让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技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引导、对比总结以及学生的实践、探究等方式方法,掌握“

2、打溜子”、“鼓吹乐”、“吹歌”的基础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本国本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关注与热爱。教学重点:感受、体验《童谣》、《锦鸡出山》、《滚核桃》三首民间乐曲。教学难点:锣鼓经、节奏谱的准确把握。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二、说学情与教法:高一六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但因为平时对打击乐器的了解和实践稍有欠缺,乐理基础还有缺欠。所以,我选用的教法是引导、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

3、动学生的积极性。三、说流程与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视频,《老虎磨牙》,进行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②分段聆听《锦鸡出山》。先是介绍乐曲内容,然后分段听完之后引导学生说说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情绪是怎样的,学生模仿节奏和表演乐曲所表现的情景。使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学当中来。③完整欣赏《滚核桃》,感受乐曲的头、身、尾三部分的不同技法,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农民劳动的情景画面及喜悦心情。之后是合作实践,学生模仿鼓的各种演奏方法,以增加学生兴趣。④欣赏的是北京民间乐曲《童谣》,学生朗诵口噙子数板

4、,然后学生学唱音乐主题,欣赏乐曲让学生判断音乐主题出现了几次,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诙谐)然后介绍吹歌。⑤拓展探究。完成书本拓展与探究中的第四题第一部分练习打击乐合奏。⑥课后作业⑦总结。通过欣赏《锦鸡出山》、《滚核桃》两首民间乐曲,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四、说体会与反思:在这堂课当中,紧密围绕课改理念,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感觉较为满意比较满意的地方有:1.在谈话引入新课这一环节,为了调动气氛,安排了一段锣鼓音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

5、的兴趣。2.在欣赏乐曲时,并没有直接地把音乐所描绘的情景、表现的情绪以及知识性的概念、形式和盘托出地告诉学生们,而是先给出问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最后引导、讨论、总结。3.课堂上运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把视、听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质量也大幅度提高了。不足之处:本节课的课堂容量较大,在分段欣赏了《锦鸡出山》之后,应该完整的聆听一遍,使学生对整段音乐有所映象,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实现。在《滚核桃》这首鼓乐欣赏时,由于引导不够,学生对乐曲所表现的场景判断不够敏锐,不能及时说出乐曲表现的场景,特别是第二部分。在知识的拓展和

6、延伸的活动中,由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所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还不是很理想。因此,如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还需进一步地探究。说课完毕,恳请评委老师能够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认真改正,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