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乐铿锵教案

鼓乐铿锵教案

ID:20335661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鼓乐铿锵教案_第1页
鼓乐铿锵教案_第2页
鼓乐铿锵教案_第3页
鼓乐铿锵教案_第4页
鼓乐铿锵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鼓乐铿锵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鼓乐铿锵》教案课题:《鼓乐铿锵》教学内容:湖南民间乐曲《锦鸡出山》、山西民间乐曲《滚核桃》、北京民间乐曲《童谣》以及基础知识“打溜子”、“鼓吹乐”、“吹歌”。教学重点:感受、体验《童谣》、《锦鸡出山》、《滚核桃》三首民间乐曲。教学难点:对部分锣鼓经、节奏谱的准确把握。课时:一课时教学辅助手段: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教材分析:1、《锦鸡出山》是一首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了土家族

2、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锦鸡出山》全曲设五个小标题,分别是“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戏游”、“众御顽敌”、“荣归”,并借小标题划分了乐曲的段落。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小标题提示了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形象内容。2、《滚核桃》是一首山西绛县鼓乐。演奏时使用多面各种形制的鼓和一副拍板。由于演奏时既有音乐本身的情绪色彩,又有演员现场的表演艺术,因而不仅好听,而且好看。乐曲表现农民采摘核桃之后,集中装袋、运到房顶上,然后铺开核桃晾晒、核桃滚散开来、滚落地上等景色,并以此抒发农民劳动时的欢快喜悦心情。乐曲由头、身、尾三部分组

3、成。3、《童谣》原为北京市城区内流传的一首儿歌——《打花巴掌》。这是儿童们在游戏过程中反复吟唱的歌曲。由于歌词反映北京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整个歌曲的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很受儿童们的欢迎。这首歌采用先数板、后唱歌的演唱形式。通常,由一人领诵、众人齐唱,歌词可循环重复地不断演唱,偶尔也会有人即兴创编歌词。《童谣》是一首“吹歌”。这种乐队由管子(兼口噙子)、唢呐、二胡、扬琴、中阮及一些打击乐器组成。其中,口噙子(一种含在嘴里的发声器)担负着模仿儿童数板的任务。乐曲仅有一个乐段,非常简洁,采用支声复调的手法及不断重复变化

4、的手法表现音乐内容。总体上看,音乐情绪欢快活泼、充满童趣和诙谐的色彩。教学目标:1、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及《童谣》,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技法。2、初步掌握“打溜子”、“鼓吹乐”、“吹歌”的基础知识。3、通过对《锦鸡出山》、《滚核桃》及《童谣》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对本国本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关注与热爱。教法、学法指导:1、教师在视听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引导、对比总结以及让学生的实践、探究等方式方法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2、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不再

5、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教学流程:一、导入:先让学生视听一段锣鼓音乐,然后谈话引入新课(从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音色、力度、速度切入)。[创设情境、调动气氛、回顾旧知识]二、出示课题:鼓乐铿锵(一)欣赏《锦鸡出山》1、视听《锦鸡出山》,引导学生理解这首乐曲通过对生活情景的描绘表现了什么内涵?(这个环节安排1、2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思考)2、根据《锦鸡出山》的演奏乐器和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总结出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打溜子”。3、《锦鸡出山

6、》是一首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生动的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锦鸡出山》的全曲下设了五个小标题,并借小标题划分了乐曲的段落。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些小标题揭示了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形象内容。    “山间春色”意在表现山清水秀,春暖花开,美丽怡人的春天景色。    “结队出山”的速度稍快。它采用节奏由疏而密,力度由弱到强等表现手法,揭示锦鸡由少而多,由静而动的结队出山的景象。

7、    “溪涧戏游”的开头,有两个简洁松弛的短句,而后则节奏紧凑密集,音色也颇富变化,借以表现锦鸡嬉戏玩耍的欢乐情景。    “众御顽敌”以变化的速度,强位置和弱位置上的重音,疏松的节奏转化为密集的节奏等手段,表现发现敌情,与敌人对峙,群起而攻,敌人退却逃跑等形象。    “荣归”则以严谨稳健的节奏,表现锦鸡胜利后昂首阔步,神气十足的形象,最后的渐弱暗示它们远去归山的景象。4、练习锦鸡出山的典型节奏1、结合乐曲《锦鸡出山》的五个小标题聆听,感受乐曲通过了马锣、头锣、头钹、二钹这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

8、,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表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再次聆听,体会乐曲中的典型节奏2/4 呆配   呆卜卜   当卜七卜   当  出现在了乐曲的“结队出山”部分。(二)欣赏《滚核桃》4、视听《滚核桃》,然后让学生描述一下乐曲所表现的内容。(这个环节也用1、2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思考)5、师生共同交流《滚核桃》的表演形式及演奏技法(包括乐曲的组成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