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学设计.doc

囚绿记教学设计.doc

ID:36966451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5

囚绿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囚绿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囚绿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囚绿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囚绿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十三囚绿记陆蠡【教学目标】1、从解读题目入手,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2、通过朗读,感受语言之美,体会作者炽热的情感。3、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并学习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方法。4、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教学重点和难点】1、从解读题目入手,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并学习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方法。3、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2、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陆蠡的《囚绿记》。“囚”有囚犯、囚牢、囚禁之意,这里是动词还是名词?陆蠡为何要囚禁“绿”呢?“记”是记载、记录的意思,一位年轻有为的作家究竟与“绿”之间有着怎样的缘分、怎样的交往经历值得刻骨铭心加以记叙呢?二、品读课文1、默读课文,理清思路。“囚绿”显然是“我”与绿之间交往的一个主要细节,包含哪几个小节?“囚绿”前后“我”与绿还有怎样的交往细节?请默读课文,仿照“囚绿”,用动宾结构的含“绿”的词组加以概括。(爱)绿(择绿、赏绿)——(囚)绿——(释)绿——(念)绿2、赏读爱绿,感受绿之美。作者对绿充满了喜爱,爱到了什么程度?以至于要象囚犯一样

3、把它囚禁起来呢?请从1--7节中找出作者爱绿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4品读中穿插:如果你是一位旅人,你愿意住在这个房间里吗?总结:作者不仅直接抒发了对绿的喜爱,还从侧面,对房间的选择、对绿的细致入微的观察等抒发了对绿的喜爱之情。层层渲染,将爱绿之心表现到极致。3、品读囚绿,察觉绿之变。(1)作者对绿那么痴爱,以至于触动了一个自私的念头。(学生齐读第8节)(2)终于,绿的枝条悬垂于“我”的案前了。“我”带着满心的欢喜可以日日赏绿了。可是,这“绿”却渐渐发生了变化。我们一起朗读9—11节,找出“绿”外形变化的语句。(“依旧伸长,依旧攀援,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4、“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3)面对着“绿友”的变化,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喜悦——不快——可怜)(4)在“我”的幽囚之下,那片青苍变成了瘦黄。但有一点始终未变,你能找出来吗?“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作者由衷地感叹:“植物是多固执啊!”可见,“绿”是“囚”不住的,即使“囚”住了它的身,也“囚”不住它的心。“绿”的这份“固执”,正是它内在精神的充分体现,外形变了,精神不变。那是一种什么精神呢?(对光明的向往,执着的追求,不屈不挠的精神)4、“囚绿”,反让作者

5、更清楚的了解了绿的真性情。这倔强、顽强的绿啊,作者深深的爱着它,却也深深的伤害了它。作者因快要离开寓居的小屋,所以决定释放“绿囚”。(齐读13节中“释绿”内容)三、分析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1、师读14节,提问:作者仅仅是在怀念那棵常春藤吗?2、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能找到根据吗?(最后两节交代了写作背景,写于抗日战争期间。)补充:陆蠡,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囚绿记》写于1938年,当时中国大地烽烟四起,正遭受日本侵略者践踏,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在上海坚持抗日文学创作的作者由此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株常春藤,于是写下了《囚绿记》。1942年4月,日本

6、宪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虽然陆蠡当时并未在场,但他知道消息后,前去交涉,被宪兵扣留。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你爱国吗?”“爱国。”“赞成南京政府(汪伪政权)么?”“不赞成。”“4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绝对不能征服!”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陆蠡终因受刑过重,失血过多而牺牲。  文如其人,你有没有感觉到作者和这常春藤有相似之处?和这抹绿一样,作者也有被囚的经历。这就是我们的作者,英勇无畏,浩然正气,一位“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作者在“烽烟四起”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写爱绿,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齐读板书。)我们从中也看见他

7、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他拥有一颗“黄金的心”。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囚绿记》确有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3、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托物言志)我们在初一初二时有没有学过托物言志的文章?(《白杨礼赞》《紫藤萝瀑布》)(1)白杨树外形:丫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绝不旁逸斜出。叶子片片向上。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倔强挺立。作者借白杨树的这个外形特点,赞美了北方抗日军民的齐心协力,意志坚强。(2)紫藤萝外形:盛开的藤萝,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在流动,在欢笑。每一朵盛开的花象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笑容。作者通过对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