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学设计.doc

《囚绿记》教学设计.doc

ID:58219636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8

《囚绿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囚绿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囚绿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囚绿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囚绿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囚绿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囚绿记》教学设计  【摘要】新课改不应脱离语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略读课文《囚绿记》,老师在课堂上将“听”的感知、“说”的研读、“读”的探究和“写”的拓展这四步作为授课主线,让学生由作者对绿喜爱的体会,逐步上升到作者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的理解,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关键词】教学设计;囚绿记;陆蠡  《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抒发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文章含蓄蕴藉,很适

2、合中学生朗读、赏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将它放在高一必修Ⅱ的第一单元第3课,是“阅读鉴赏”单元的略读课文。  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略读课文,我在课文处理时,将重点放在学生自主分析和学生写作练习两个方面。新课改不应脱离语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我在课堂上将这四步作为授课主线。通过“听”的感知,“说”的研读,“读”的探究和“写”的拓展,让学生由作者对绿喜爱的体会,逐步上升到作者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的理解,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同时,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对教材的处理做了大胆的突破,不是面面俱到,在“听”、“说”和“读”的环节,把要点放在

3、标题和重点段落。  针对学生情况,高一的同学已接触了不少美文,对散文有一定的了解。在“听”的环节,让学生感知文字之美;在“说”的环节,让学生找寻论据;在“读”的环节,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最后,在“写”的环节,让学生感知主题并学以致用。为配合新课改对探究学习的要求,在“说”和“读”两环节,我结合学生特点和语文基础水平,将学生分小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由组长搜集大家观点并指派发言人,学生乐于在课堂上以组织者的身份出现,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提问时我对每个小组进行分工,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这样也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针对教学方法,本课试图用多媒体手段增加课程容量和

4、课堂美感,在指导诵读时加以音乐的伴奏,加强对文本的感知。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充分肯定其发现与感悟,使学生既有学习的信心又能接受理性的建议。讲述法和讨论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针对学法,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朗读——讨论——总结——写作。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老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学生课堂互动交流。  针对教学过程,授课以一根藤蔓为主线,从“听”“说”“读”“写”四个环节入手,各个环节生出枝叶,让这根枝条丰富多姿,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  针对教学设

5、计,强调“听”、“说”、“读”、“写”四部分,其中“研读文本”和“探究学习”的设计思路:  1、由标题入手,设置问题,分小组探讨,进而对文章结构和主题有所了解。  2、提供素材,让学生体会托物言志的特点,并练习写作。  《囚绿记》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通过“听”、“说”、“读”、“写”四环节的学习,能指出文章的重要信息,说出文章旨趣,分析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过程和方法:尝试“生命课堂”,运用启发式教学,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文章。通过阅读提问,感受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听”、“说”环节,从朗诵当中体验审美享受,形成抓取

6、重点信息的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把握散文主旨,从品味关键句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2.难点: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探究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由“自然”入手,播放音乐,表述画面,引出作者珍惜“绿”的情感和文章创作背景。  2.出幻灯片“藤蔓”。介绍藤蔓是授课主线,同时介绍本课将从“听”“说”“读”“写”四个环节入手,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确定学生分组,分组原则:结合学生特点和语文基础水平,将学生分小组,每组安

7、排一名组长,由组长搜集大家观点并指派发言人。  二、“听”、“说”:  1.出幻灯片“聆听文字”。围绕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2.展示问题:  思考一:标题中的“绿”指常春藤,我对这“绿”有怎样的情感?作者笔下的绿,仅是一株草吗?  思考二:标题中的“囚”是指囚困,作者为什么这样做?他囚住的仅仅是“绿”吗?  思考三:标题中的“记”属一事一议,本文只为“囚绿”而记吗?  3.总结学生发言,强调“恋绿”和“囚绿”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