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及其教育意义简论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及其教育意义简论

ID:36971112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6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及其教育意义简论_第1页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及其教育意义简论_第2页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及其教育意义简论_第3页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及其教育意义简论_第4页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及其教育意义简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及其教育意义简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及其教育意义简论摘要:教材是知识读本,是社会的重要文化产品,还是社会性别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语文教材,承载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对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有着巨大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两性观念。语文教材中的性别文化虽已有研究者关注,但仍未能引起教材编写者的足够重视。通过对近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科书中女性形象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教材中的性别偏见仍未消除。因此,关注性别平等,体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现代意识、民主平等的理念,应该是今后编写语文教材时特别注意的。关键词:语

2、文教材女性形象性别教育1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的统计与分类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用书(以下简称“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六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以下简称“人教版高中语文全六册”)教材中,收录的描绘女性形象的作品及女性形象主要有:10《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祝福》祥林嫂,《边城》翠翠,《荷花淀》水生嫂,《氓》女主人公,《孔雀

3、东南飞》刘兰芝、焦母,《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项链》玛蒂尔德,《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雷雨》蘩漪、侍萍,《罗密欧与朱丽叶》朱丽叶,《窦娥冤》窦娥,《香菱学诗》香菱,《抄检大观园》王熙凤、探春、晴雯,《羚羊木雕》妈妈,《女娲造人》女娲,《我的信念》居里夫人,《木兰诗》花木兰,《观舞记》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真正的英雄》女教师,《蜡烛》老妇人,《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我的母亲》母亲,《再塑生命》安妮・莎莉文,《故乡》豆腐西施杨二嫂,《心声》程老师,《蒲柳人家》一丈青大娘,《音乐之声》玛利亚等

4、。从统计看出,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以女性为主要形象的课文不过30篇,从数量上看,明显处于弱势。同时,通过初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女性典型形象有封建社会时期的女性形象、革命初期的劳动妇女、传统的青年女性和教师等。根据这些女性形象出现的历史背景,可以将之分为四类:中国古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中国20世纪初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中国当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外国作品中的女性形象。10根据前面的统计,属于中国古代作品女性形象的相关课文有:《触龙说赵太后》、《氓》、《孔雀东南飞》、《林黛玉进贾府》、《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窦娥冤》、《

5、香菱学诗》、《抄检大观园》、《木兰诗》等。中国20世纪初作品女性形象的课文有:《祝福》、《故乡》、《边城》、《雷雨》、《阿长与山海经》、《我的母亲》、《蒲柳人家》、《荷花淀》、《记念刘和珍君》等。当代中国作品女性形象的课文有:《羚羊木雕》、《心声》、《女娲造人》、《观舞记》等。外国文学作品女性形象的课文有:《项链》、《罗密欧与朱丽叶》、《真正的英雄》、《蜡烛》、《再塑生命》、《音乐之声》、《我的信念》等。2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对中学生的教育意义这些年来,女性主义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不仅将缺席的女性重新带入人们的视野

6、,同时展示了更强大的理论抱负。当我们引入了“性别”这样一个观察人类社会结构的新维度之后,我们会对文学创作产生另一种话语,或者出现另一类批评视角。这便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当女人遭遇女性主义,当男人遭遇女性主义,它必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1]在女性主义研究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对教材中的女性形象重新定位,探讨其在受教育者面前的表现力以及教育意义。10教材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参中的提示、引导对学生理解课文更重要。通过前面对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所进行的统计与分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学语文教材选文都

7、以男性为标准,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标准上都体现了对女性的漠视。一方面表现为写女性的文章也是由男性作家以男性的视角来描写,忽视了女性自己的体会、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以男性作者为主体的作者群体对人物的刻画、尤其是对女性的刻画是以男性为标准的。如《木兰诗》中的花木兰借男儿身后勇猛、出色,可谓“壮士”;还女儿身后就得“还故乡”,就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作者认为花木兰是一个女子,“还故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教材这样概括和评价木兰这一形象:木兰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作战沙场,立

8、下汗马功劳,做到了许多男人都无法做到的事;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整装待嫁。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亲人和国家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但是木兰的牺牲、隐忍、无奈,木兰的内心世界谁又能体会得到?学生只能被教材中的英雄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