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ID:36982105

大小:11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0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1页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2页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3页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4页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列看法中,属于世界观的有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科教兴国③水往低处流④存在即被感知⑤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⑤D.①④⑤2.“人工诱变”是生物育种工作中创造新类型的方法之一,即利用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生物遗传性发生变异。“人工诱变”获得成功的客观物质前提是A.要掌握高科技知识B.被选择的生物有机体的客观存在C.有意识地改造生物自身的属性和变化规律D.人所耗费的时间和劳动3

2、.人们既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①人们面对的都是业已形成的生产力水平,只能在原有水平上推进一步②生产力的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③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他所面对的生产力水平④每一代人面对的前一阶段形成的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都是客观的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1928年英国科学家迪拉克预言“反物质存在”以来,反物质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门课题。1996年欧洲物理实验室发现并生产了反物质。1998年中美科学家合作到宇宙中探寻反物质,并发现了反质子。这里的“反物质”A.不同于

3、哲学上讲的物质,不具有客观实在性B.其实就是哲学上讲的物质,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不同于哲学上讲的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D.是哲学上讲的物质,只是物理性质等方面有所不同5.上题中,反物质的研究和发现进一步证明A.世界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统一体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C.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D.人们能够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歌唱八大员》,鼓励人们从事服务业。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大”又提出“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

4、职业和自主创业。”回答6—8题。6.编写《歌唱八大员》和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旨在A.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B.让人们实事求是,别过高估计自己C.发挥意识的反作用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7.起初鼓励人们从事服务业,现在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两种提法的共同之处就在于A.都是根据当时的国情提出来的B.都是唯物辩证法的态度C.都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都是主观的反映8.人们的择业观,直接受人的A.思想影响B.世界观、人生观影响C.情绪支配D.思维方法决定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指出:“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

5、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回答9—10题。9.“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讲的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C.一种因果关系D.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10.从哲学上看,以上论述告诉我们,“三个代表”是A.是发展的学说B.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C.构成事物的要素D.一个存在着内部联系的有

6、机统一体由于冠状病毒的变种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在中国传播,医学科学工作者加紧研制新疫苗。据此回答11—12题。11.冠状病毒的变种引起的非典型肺炎一事证明A.人定胜天B.人类永远不可能认识世界C.事物是运动变化的D.冠状病毒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12.医学科学工作者针对新病毒加紧研制新疫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必须学会到去认识事物、改造事物A.事物之间的联系B.事物的规律性C.事物的内部D.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13.“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A.它鼓励人们做事要有创新精神B.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

7、观点,因为未来比现实重要C.它指明意识不仅能反映现状,还能预测未来D.解放思想比从实际出发更为重要14.规律的客观性,指的是A.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需要任何条件B.它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C.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5.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

8、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作出预见,指导自己的行动C.人们能够把自然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刘邦屡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