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ID:36993995

大小: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0

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总则    1.1任务生产棉花原种是各级棉花原种场和特约原种队的主要任务。按棉花品种区域规划,实行一县、一地(自然区)一种,一场(一队)、一厂一种。品种的确定和更换必须由省(市、自治区)一级农业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省、(市、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意见和布局来确定。品种要保持相对稳定。  1.2要求繁育的原种应具有原品种的典型性。原种的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1.3方法繁育原种,一般采取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即株行圃、株系圃和原种圃三年三圃制。一般三圃面积的比例南方为1∶10∶100;北方

2、为1∶8∶80。  1.4队伍原种场应建立稳定的专业队伍,确保技术操作规程的实施。原种场技术人员,必须亲自掌握原种生产的全过程。    2单株选择    2.1单株选择的地点选择单株是原种生产的基础,单株选择要在原种圃、株系圃当选的株系中选取,或在纯度高的大田中同时选取。尚未建立三圃的单位,可以从其他原种场中引进三圃材料,或在纯度高的大田中选株建立三圃。  2.2单株选择的要求  2.2.1典型性首先从品种的典型性入手,选择株型、叶型、铃型等主要特征、特性符合原品种的单株。  2.2.2丰产性和品质在典型性的基础上考察丰产性。感官鉴定结铃和吐絮、绒毛

3、、色泽等状况,注意纤维强力。  2.2.3病虫害有检疫性病虫害的单株不得当选。  2.3单株选择的时间第一次在结铃盛期,着重观察叶型、株型、铃型等形态特征作好标记;第二次在吐絮后收花前,着重观察结铃和吐絮情况。抗病品种要选抗病单株,并进行劈杆鉴定。经过复选,分株采摘。  2.4单株选择的数量根据下一年株行圃面积而定,每亩株行圃约需80-100个单株,田间选择时,每亩株行一般要选200个单株以上,以备考种淘汰。当选单株,每株统一收中部正常吐絮铃5个(海岛棉8铃)以上,一株一袋,晒干贮存供室内考种。    3株行圃    3.1田间设计将上一年当选的单株

4、种子,分行种于株行圃,根据种子量多少,行长一般15-30尺,顺序排列。留苗密度比大田稍稀。每隔9个株行设一对照行(本品种的原种)。每区段的行长、行数要一致,区段间要留出观察道2.5-3.0尺。四周种本品种的原种4-6行作保护行。播种前绘好田间种植图,按图播种,避免差错。  3.2田间观察鉴定  3.2.1记载本必须置备田间观察记载本,分成正、副本,副本带往田间,正本留存室内。每次观察记载后及时抄入正本。历年记载本要妥善保存,建立系统档案,以便查考。  3.2.2观察记载的时间和内容  苗期;观察整齐度、生长势、抗病性等。缺苗20%(经移补后)以上者初

5、步淘汰。  花铃期:着重观察各株行的典型性和一致性。  吐絮期:根据结铃性、生长势、吐絮的集中程度,着重鉴定其丰产性、早熟性等。  目测记载出苗、开花、吐絮日期。  检查检疫性病虫害:在棉株的不同发育时期,结合进行对病虫害的观察,重点检查有无枯、黄萎病及棉株的感染程度。  3.2.3田间纯度田间纯度的鉴定在花铃期进行,具体方法是:在光线充足时,背着光在距离1米左右处观察棉株的株型、叶型、茎色、茸毛等。然后走近观察铃型,一般以中、下部内围铃为准;叶型应观察中部的主茎叶;茎色、茸毛应观察主茎中、上部。各行观察的部位应大体一致。  3.2.4田间选择与淘汰

6、标准根据田间观察和纯度鉴定,进行选择淘汰。当一个株行内有一棵杂株时即全行淘汰;形态符合典型性,但结铃性、早熟性、抗逆性、出苗等显著差于邻近对照的株行也必须淘汰。田间淘汰的株行可混行收花,不再称产和考种。当选的株行分行收花,并与对照行比产,作为决选的参考。凡单行产量明显低于对照行的要淘汰。    4株系圃    4.1播种将上一年当选的株行种子,分别种植于株系圃。每株系播种的面积,根据种子量而定。株系圃密度稍低于大田。  4.2株系鉴定圃因株系圃面积较大,为避免土壤差异,每系抽出部分种子另设株系鉴定圃,2-4行区,行长30尺,间比法排列(每隔4株系设一

7、对照区),以本品种原种为对照。田间观察、取样、测产及考种均在鉴定圃内进行,并结合观察株系圃。  4.3田间观察和决选田间观察、鉴定项目和方法同株行圃。决选时要根据记载、测产和考种资料进行综合评定。一系中当杂株率达0.5%,则全系淘汰。如杂株率在0.5%以内,其他性状符合要求,拔除杂株后可以入选。    5原种圃    5.1播种、观察和去杂当选株系的种子,混系种植于原种圃。种植密度可以比一般大田略稀,采取育苗移栽或定穴点播,以扩大繁殖系数。在花铃期和吐絮期进行二次观察鉴定。要调查田间纯度,严格拔除杂株,以霜前子棉留种,此即为原种。  5.2原种生产力

8、测定即以当年和上一年原种为材料,以大田生产用种(原种三、四代)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方法与品种生产试验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