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

棉花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

ID:51114383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8

棉花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棉花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棉花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棉花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种子生产操作规程(棉花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一、棉花原种生产生产方法可分两种:一种是由育种者种子直接繁育,另一种是采用“三圃制,二圃制”的办法即“选株自交、株行比较、淘汰劣行、混收优行”的株行筛选法进行。具体步骤参照GB/T17317-1998的操作规程。二棉花良种生产1、基地的选择依据《种子生产基地选择标准》执行。2、签订合同种子基地确定之后实行合同管理,明确双方职责。3、隔离制种田采用空间隔离与其他棉花花粉来源间隔不应少于200米,要充分利用村庄、树木、道路等自然障碍物隔离,没有自然隔离条件的采用高杆作物隔离。4、整地和播种(1)制种田应精细整地,造好地墒,施足底肥,防治地下害虫。(2)

2、播种前搞好种子精选,晾晒和药剂处理工作。(3)适时播种:4月上旬、中旬抢晴天播种。规格播种:根据品种特性决定大小行或等行距的不同栽培模式。地膜覆盖:尽量采用机械覆膜,提高盖膜质量防止进气透风,以确保保墒保温。各项措施要合理、及时、精细一致,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5、管理(1)基地管理公司对基地要做到“五统四分”既统一规划、统一种源、统一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价格;分户管理、分户检验、分户收种、分户结算。(2)田间管理田间管理以为主,促控结合。按精良播种的技术要点进行田间管理,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培育中壮株型,适时打顶,精细整枝,并注意病虫害防治。既要保证高产,扩大繁殖系数,又要严格

3、去杂,确保种子纯度。6、去杂去劣(1)检查依据A苗期到现蕾期:主要以幼苗子叶大小、叶形、叶色、抗虫性、果枝节位、蕾形和长势的典型性作为检察依据。植株高大和发育不良的矮苗、黄苗、弱苗都视为杂株。B开花期至吐絮期:主要以抗虫性、株形、铃形、叶形、叶色、绒毛的多少、茎杆颜色作为检察依据。另外对蕾铃脱落率高、成铃率低、吐絮不畅、抗病性差的棉株都视为杂株。(2)去杂过程A繁育承包户负责在整个棉花生育期内开展去杂工作。B公司要在苗期和7-8月份进行至少两次复查,并填写田间检验记录。苗期田检杂株率大于5%的要责成其限期彻底去杂,并由承包人签字,检验员记录在案,定期进行复检。苗期因缺苗查补其他种子者制种

4、田报废。7-8月份复查中,杂株率大于4%的制种田报废,并将检查结果报繁育科,对报废的种子田要将报废理由以书面方式记录并保存。7、收购棉花良种收购采取地头收籽棉方式,定期统一摘拾棉花。摘花人员经生产技术人员检查后方可进入生产田摘拾籽棉,所拾籽棉随收随运,防止人为混杂,对私自摘花入户或摘拾嫩花、僵瓣花的拒绝收购。8、加工入库对收购的籽棉应在专场及时晒干脱绒。在收购、运输、晾晒和脱绒过程中要严防机械混杂。加工好的种子要根据GB/T3453.1~3453.7-1995和GB/T4407.1-2008标准进行检验定级,四项指标(水分、净度、纯度、芽率)都符合指标的种子才可入库贮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