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性支出》PPT课件

《购买性支出》PPT课件

ID:37007655

大小:264.6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5-11

《购买性支出》PPT课件_第1页
《购买性支出》PPT课件_第2页
《购买性支出》PPT课件_第3页
《购买性支出》PPT课件_第4页
《购买性支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购买性支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财政支出项目5.购买性支出1社会消费性支出一、回忆购买性支出的概念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进行日常政务活动(形成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形成生产的消耗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前者包括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2二、购买性支出的特点1、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2、为了满足全社会的公共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或某些居民群体的需要;3、能够确保履行政府基本职能,保证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三、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本质特征1、社会消费性支出属于非

2、生产的消耗性支出,其支出目的是为了满足全社会的公共需要,正是这种支出构成了财政这一经济现象存在的主要依据。(如何理解?)32、政府的经济角色(1)政府是消费者:消费一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如办公用品、政府雇员的生活资料等。因此政府活动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是社会无法避免的负担。(2)政府是生产者:与企业生产不同的是,它生产各种形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由于这些产品和服务若按价格在市场出售,其收入不足以弥补全部成本,因而私人企业不愿提供或不能提供。但如果没有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私人企业也将无法生存。4第一节维持性支出一、行政管理支出二、国防支出5一、行政管理支出:财政用于国家各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

3、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费用,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一)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与变化(P101表4-1,P103表4-2,4-3,P104图4-1)(二)公共雇员数量和报酬的宏观经济效应6(一)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与变化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不断上升。2.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变化的三个特点:(1)行政管理支出的快速增长和占总支出比重的提高始于经济体制改革伊始的1978年。(2)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3)行政管理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4.7%提高到19

4、98年的14.8%,每年平均提高0.5个百分点。7(二)公共雇员数量和报酬的宏观经济效应公共雇员数量和报酬对国内需求的影响。公共雇员数量和报酬对国内生产的影响。公共雇员数量和报酬对劳动市场的影响。8二、国防支出(一)国防支出的现状与变化(二)国防支出的经济发展效应9(一)国防支出的现状与变化 (P107表4-4,P109表4-5,图4-2)1.中国政府一直奉行防御性国防战略,这种国防政策使得国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比较低。2.我国国防支出规模变化的三个特点:(1)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高达38.2%。(2)从1966年开始,国防支出的绝对规模上升,但相对规模下降。(3)1

5、980—1999年,我国国防支出绝对规模的年均增长率为8.7%,但同期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年均6.7%,国防支出实际增长率仅为2%。10(二)国防支出的经济发展效应1.总投资效应2.总需求效应3.总体排挤效应4.预算排挤效应5.开放经济效应6.正外部效应11第二节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财政投资支出的现状与变化二、财政投资决策的标准三、财政投资的主要领域四、财政投资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五、财政投融资制度12财政投资的概念及特点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是由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两大部分构成的。在一个社会中,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所占比重究竟多大,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

6、13财政投资的特点1、社会性和非盈利性2、间接性和无偿性3、政策性和调节性4、计划性和长期性14财政投资范围界定1、不宜干涉民间投资选择和偏好2、不能妨碍市场的资源配置职能3、应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的增进15财政投资的标准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小投入,大产出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高附加值的追求3、就业创造标准16财政投资的形式●拨款方式投资●贷款方式投资●合股方式投资17财政投资的必要性1、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动力2、配置资源、弥补市场失灵的调节形式3、进行宏观调控和强化国家干预的18财政投资支出的现状与变化在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是导致财政投资支出变化的决定性因

7、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不论是从财政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比重来看,还是从财政投资占GDP的比率来看,都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应当说,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财政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比重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财政投资支出所占比重或比率的这种下降趋势和程度是否完全合理呢?对此,我们从国际比较和财政投资构成两方面来考察。19(一)国际比较(二)财政投资构成20财政投资的主要领域(一)基础设施投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