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与仿真SD部分》PPT课件

《建模与仿真SD部分》PPT课件

ID:37009098

大小:941.6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5-10

《建模与仿真SD部分》PPT课件_第1页
《建模与仿真SD部分》PPT课件_第2页
《建模与仿真SD部分》PPT课件_第3页
《建模与仿真SD部分》PPT课件_第4页
《建模与仿真SD部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模与仿真SD部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模与仿真SD方法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1外文参考教材(1)Jay.M.Forrester《IndustrialDynamics》,《PrinciplesofSystems》,《UrbanDynamics》,《WorldDynamics》中文版。(2)John.D.Sterman《BusinessDynamics》中文版(3)Michael.C.Jackson《SystemsThinking》中文版(4)Peter.M.Senge《TheFifthDiscipline》中文版(5)DennisS

2、herwood《SeeingtheForestfortheTrees:AManager‘sGuidetoApplyingSystemsThinking》中文版参考资料2中文参考教材(1)王其藩高级系统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系统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2)俞金康,系统动态学原理及其应用,1993(3)谭惠民,系统动力学,1989(4)喻学恒,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第一卷:系统动力学,1983(5)苏懋康,系统动力学原理及应用,1988(6)都兴富,系统动力学原理及其

3、应用,1989(7)胡玉奎,系统动力学——战略与策略实验室,1988(8)贾仁安、丁荣华,系统动力学——反馈动态性复杂分析,20033电子版资料(1)MIT系统动力学研究小组RoadmapsaboutSystemsDynamics(2)MIT开放式课程讲义(3)系统动力学方法:快速指南(4)美国能源部的系统动力学入门教程《系统动力学入门教程》(5)Vensim软件中文参考手册(6)Vensim—User’sGuideVersion5英文版4系统思考与SD相关网站(1)MIT系统动力学小组的网站h

4、ttp://sdg.scripts.mit.edu/(2)中国学习型组织www.cko.com.cn(3)系统动力学协会http://www.systemdynamics.org/(4)系统动力学讨论论坛http://www.systemdynamics.org/forum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化原理基本反馈回路的DYNAMO仿真分析SD方法7.1系统动力学原理1、由来与发展SystemsDynamics,SD/J.W.Forrester(MIT)IndustridlDynamics(ID),195

5、9PrinciplesofSystems,1968UrbanDynamics(UD),1969WorldDynamics(WD),1971SD,19727.1系统动力学原理2、研究对象及其结构特点(1)研究对象——社会系统(2)结构特点①抉择性——具有决策环节(人、信息)②自律性——具有反馈环节③非线性——具有延迟环节(3)SD将社会系统当作非线性(多重)信息反馈系统来研究7.1系统动力学原理认识问题界定系统要素及其因果关系分析建立结构模型建立数学模型仿真分析比较与评价政策分析(流图)(DYNA

6、MOY方程)3、工作程序7.1系统动力学原理4、系统动力学模型(1)常用要素流速率水平变量源与汇参数(2)流图符号①流实物流信息流②速率变量③水准变量L1④辅助变量A1。R1R1()。7.1系统动力学原理决策行动系统状态信息(a)信息水准变量速率变量(系统状态)流(行动)(决策系统)7.1系统动力学原理①明确问题及其构成要素;②绘制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因果关系图。注意一定要形成回路;③确定变量类型(L变量、R变量和A变量)。将要素转化为变量,是建模的关键一步。在此,应考虑以下几个具体原则:(3)

7、流图绘制程序和方法7.1系统动力学原理a.水准(L)变量是积累变量,可定义在任何时点;而速率(R)变量只在一个时段才有意义。b.决策者最为关注和需要输出的要素一般被处理成L变量。c.在反馈控制回路中,两个L变量或两个R变量不能直接相连。d.为降低系统的阶次,应尽可能减少回路中L变量的个数。故在实际系统描述中,辅助(A)变量在数量上一般是较多的。④绘制SD流图。7.1系统动力学原理5、举例L1R1(利息1)C1(利率)IR1(订货量)库存量DY(期望库存)(库存差额)PR1R2(出生人口)(人口总

8、量)(死亡人口)C1(出生率)C2(死亡率)组织改善组织绩效组织缺陷。7.1系统动力学原理1、基本DYNAMO方程(DYNAmicModel)水准方程(L方程)LL1·K=L1·J+DT*(RI·JK-RO·JK)速率方程(R方程)RR1·KL=f(L1·K,A1·K,…)辅助方程(A方程)AA1·K=g(L1·K,A2·K,R1·JK,…)赋初值方程(N方程)NL1=数值或L1=L10L10=数值常量方程(C方程)CC1=数值7.2基本反馈回路的DYNAMO仿真分析2、一阶正反馈回路年人口增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