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车场》PPT课件

《采区车场》PPT课件

ID:37021094

大小:2.74 MB

页数:217页

时间:2019-05-11

《采区车场》PPT课件_第1页
《采区车场》PPT课件_第2页
《采区车场》PPT课件_第3页
《采区车场》PPT课件_第4页
《采区车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区车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四章采区车场课题一采区车场轨道线路设计课题二采区硐室设计总目录下页上页课题一采区车场轨道线路设计第一节轨道线路布置的基本概念第二节采区下部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设计第三节采区中部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设计第四节采区上部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设计模块首页下页上页轨道线路设计基础知识点能力点1、车场轨道线路设计基本概念2、车场轨道线路设计内容和步骤3、矿井轨道、轨道线路联接的基本知识和连接点的计算能进行钢轨、道岔和轨距的选择,并能进行轨道线路联接点计算课题首页下页上页(一)、采区车场轨道线路基本概念概念:采区车场是采区上(下)山与运输大巷、回风大巷以及区段平巷联结处的一组巷

2、道和硐室的总称。组成:采区车场的巷道包括甩车道、存车线及一些联络巷道、硐室主要有煤仓、绞车房、变电所和采区煤仓等。分类:根据车场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采区上部车场、采区中部车场和采区下部车场。相关知识任务首页下页上页(二)采区轨道线路及线路联接的概念采区轨道线路包括由采区上部、中部、下部车场组成的车场线路和与之相连接的轨道线路。1—上部车场2—回风石门3—中部车场4—绕道5—运输大巷6—下部车场;7—绕道采区上部车场:包括甩车场线路或平车场储车线和与之联接线路。采区中部车场:包括甩车线路与绕道线路。采区下部车场:包括装车站线路、下部平车场线路与绕道线路。线路联接点

3、:是指轨道线路直线和直线间的联接线路。平面线路的联接包括曲线及道岔的联接,斜面间或斜面与平面间的线路都是由竖直面上的曲线(竖曲线)联接的。任务首页下页上页(三)线路设计的内容和步骤车场线路设计的内容包括线路总平面布置设计及线路坡度设计。设计平面线路:确定车场形式——绘制线路总平面布置草图——进行联接线路设计(计算尺寸并绘出线路联接图)——计算线路平面布置总尺寸,作线路布置得平面图。线路坡度设计:沿有关线路作一个或数个剖面图,并用文字表示出每一坡度范围内线路的长度及坡度。在设计的基础上,再设计车场各段巷道断面、交岔点及有关的硐室,绘出车场的总平面布置图。任务首页下

4、页上页第一节轨道线路布置的基本概念一、矿井轨道(一)轨道矿井轨道由道床、轨枕、钢轨和联结件等组成。矿用钢轨有11、15、18、24等几种型号(旧)。使用时应根据运输设备类型、使用地点、行车速度和频繁成都等来考虑。任务首页下页上页使用地点运输设备钢轨型号/kg.m-1运输大巷10、14t电机车7、8t电机车2418上下山1.0、1.5t矿车15平巷1.0t矿车1.5t矿车11~1515使用地点运输设备轨型(kg/m)运输大巷10t,14t电机车7t,8t电机车30~38(24)22~30(18~24)上下山3t矿车1t,1.5t矿车22~30(18)15~22(1

5、1~15)区段平巷3t,矿车1.5t矿车22~30(18)15(11)新设计矿井轨型选用要求矿井轨道由在巷道底板铺设道床(道砟)、轨枕、钢轨和联结件等组成。任务首页下页上页(二)轨距轨距是指单轨线路上两条钢轨轨头内缘之间的距离。目前,我国矿井采用的标准轨距为600mm和900mm两种。1t固定式、3t底卸式矿车及大巷采用胶带输送时的辅助运输矿车均采用600mm轨距;3t固定式和5t底卸式矿车均采用900mm轨距。任务首页下页上页(二)道岔道岔是使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到另一条线路上的装置,道岔的结构如图所示。它是由尖轨、辙叉、转辙器、道岔曲轨、护轮轨和基本轨组成。1—

6、尖轨2—辙叉3—转辙器4—道岔曲轨(随轨)5—护轮轨6—道岔基本轨任务首页下页上页煤矿常用道岔(新的标准:MT/T2--95)(1)单开ZDK(2)对称ZDC(3)渡线ZDX(增加Z代表窄轨道岔)标准道岔共有七个系列600轨距:615、622、630、643、900轨距:915、930、9381)单开道岔基本结构1—尖轨;2—辙叉;3—转辙器;4—曲轨;5—护轮轨;6—基本轨。道岔特征:道岔是一个刚性整体装置2)道岔类别及参数(1)ZDK--单开道岔在线路图中,道岔以单线表示。道岔主线与岔线用粗实线绘出主要参数:a、b—外形尺寸,—辙叉角。(M:2、3、4、5

7、、6)(2)ZDC--对称道岔道岔参数:a、b—外形尺寸,—辙叉角。 (M:2、3、4)(3)ZDX—渡线道岔道岔参数a、b—外形尺寸S1—线路中心距L—道岔总长度—辙叉角(4、5、6)3)道岔辙岔号与辙岔角关系新计算方法原计算方法M==tanα-1α=tan-1M==tan-1α=2tan-1道岔角度对照表M新标准角度值α226°33′54″26.565°318°26′06″18.435°414°02′10″14.036°511°18′36″11.310°69°27′44″9.462°M原标准角度值α228°04′38″28.077°318°55′30″1

8、8.925°414°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