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流行病学非预防专业专业教学大纲

16流行病学非预防专业专业教学大纲

ID:37021485

大小:9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4

16流行病学非预防专业专业教学大纲_第1页
16流行病学非预防专业专业教学大纲_第2页
16流行病学非预防专业专业教学大纲_第3页
16流行病学非预防专业专业教学大纲_第4页
16流行病学非预防专业专业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16流行病学非预防专业专业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流行病学》教学大纲(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使用)前言流行病学是一种思想,是协同促进人群健康的一种信念。流行病学在医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预防医学的一门主导学科,而且是一门群体科学,在医学教育、研究和医疗服务三个领域中最具有平衡和杠杆作用,广泛地理解和接受流行病学及其思维方法,不仅是重新将医学和公共卫生结合在一起的有希望的方法之一,而且也是当前最可行和最有用的方法(KerrL.White)。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重要的方法学和实用科学。考虑到21世纪对医学生的要求,

2、服务的对象不仅是病人,更重要的服务对象是健康人。新世纪医学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将有很大比例走上社区卫生服务的岗位,为了使医学生树立大卫生观念,具有宏观的卫生背景知识。本教学大纲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流行病学》第6版为蓝本,主要供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使用。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及预防为主的观点,熟悉并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思维方法、基本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本大纲主要由前言、学时安排、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参考书目等四部分组成,其中“教学内容”中标有下划线部分为重

3、点掌握内容。《流行病学》课程的考试方式是闭卷考试。根据本科教学计划要求,本课程设置计划学时为36,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践课6学时,学分为1.5分。学时分配表章标题学时理论实践合计1绪论2022病因与病因推断2023疾病的分布4044现况调查4045队列研究2026病例对照研究4377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2028传染病流行病学2029疾病的预防策略和疾病监测20210医院感染20211临床疗效和疾病预后研究20212筛检与诊断试验23513循证医学和Meta分析自学0014药物不良反应自学00学时合计30636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用途。熟悉:流行病学在

4、现代医学和预防医学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了解:其发展史及流行病学的学习方法。【教学难点】流行病学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教学内容】一、概述:流行病学定义及诠释二、流行病学简史三、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性研究或非实验性研究: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2.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类实验3.理论性研究四、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关系五、流行病学的用途六、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群体观点、社会医学和生态学观点、比较的观点、多病因论的观点、概率论的观点七、学习流行病学的意义【复习思考

5、题】1.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内涵是什么?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哪几类?3.流行病学的用途有哪些?第二章病因和病因推断【目的要求】掌握:病因的定义及病因模型以及因果推断标准;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熟悉:病因学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形成研究假设的常用规则(Mill准则),统计关联与因果关联的概念及关系;了解:病因概念的发展史及因果联系方式。【教学难点】病因模型、病因推断过程及标准。【教学内容】一、病因的定义;病因模型:流行病学三角模型、轮状模型、病因网络模型;因果联系方式。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三、病因研究方法:建立假说(Mill准则)、检验假说、证实假说。四、因果推断:

6、统计学关联、虚假关联、间接联系、因果联系,因果推断的标准:联系强度、联系的时间顺序、联系的一致性、联系的特异性、分布的一致性、剂量反应关系、实验证据、生物学的合理性。【复习思考题】1.病因的定义是什么?2.病因模型及因果联系方式有哪几类?3.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有哪些?4.病因推断的一般程序包括哪些步骤?5.因果推断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因果推断的标准有哪些?第三章疾病分布【目的要求】掌握:疾病分布的概念及意义;描述疾病分布常用频率指标的计算与应用。熟悉: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术语;疾病三间分布的描述。了解: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方法。【教学难点】疾病频率常用测量指标的概念及应用;疾病三间分布特

7、征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一、疾病的分布概念及意义、疾病频率常用的测量指标:1.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2.死亡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潜在减寿年数二、疾病的分布1.疾病的流行强度: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2.地区分布:疾病在国家间与国家内分布、疾病的城乡分布、地方性(统计地方性、自然地方性、自然疫源性)及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3.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4.人群分布特征:疾病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