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加强提升课四与神经调节相关的探究实验分析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加强提升课四与神经调节相关的探究实验分析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

ID:37051799

大小:173.9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5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加强提升课四与神经调节相关的探究实验分析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加强提升课四与神经调节相关的探究实验分析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加强提升课四与神经调节相关的探究实验分析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加强提升课四与神经调节相关的探究实验分析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加强提升课(四)与神经调节相关的探究实验分析1.(2018·武汉调研)右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膜外Na+顺浓度梯度大量流入膜内,此后Na+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同时K+通道开放,膜内K+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向膜外扩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不能测出电位差B.受刺激后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正内负C.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D.从神经纤维受刺激到恢复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解析:选D。静息状态下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2、,电表能够测出电位差;受刺激后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负内正;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神经纤维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大量流入膜内,此过程中电表指针通过0电位,恢复静息状态的过程中电表指针再次通过0电位。2.(2018·常州质检)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一电位计,两个电极都放置于神经细胞膜内侧。当刺激a处后,检测到的神经电位变化应是(  )解析:选D。电位计的两极都置于膜内,测定的是膜内的电位变化。当刺激a处后,电位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检测到的神经电位变化应如D项所示。3.(2018

3、·哈尔滨六中一模)图甲、乙是膜电位的测量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描述的现象与图甲相符的是(  )①可以测量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②可以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③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④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A.①④       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B。电流计的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如图甲),此状态下可以测得静息电位,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电流计的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侧(如图乙),且在膜外有刺激,此状态下可以测得动作电位,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4.(2018·郑州检测)如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

4、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解析:选C。图甲所示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指针不偏转,无法测出静息电位;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内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均为a→b;图乙中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a处和b处产生动作电位,并且曲线中偏离横轴的一段均由Na+内流造成,偏回横轴的一段均由K+外流造成。5.(2

5、018·濮阳高三模拟)图1为兴奋性突触结构示意图,图2为刺激轴突A、B后,神经元C的电位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的电极测得的数值为神经元C的________电位的变化。若对神经元A进行荧光蛋白标记,刺激轴突A可直接观察到②先出现Ca2+内流,此时神经元A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之后引发①________(填结构名称)定向移动。①中释放的物质与④结合,④是突触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图2实验条件适宜,实验过程中材料保

6、持正常活性,每次刺激强度适宜且相同,则根据图2的实验结果分析,Ⅰ、Ⅱ操作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4组实验中只有Ⅳ组通过给A、B交替连续多个刺激(间隔时间很短),产生了动作电位。该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突触前膜释放的________累加,作用于突触后膜,最终达到阈

7、值并引发动作电位。解析:(1)图1的电极测得的数值是负值,因此为神经元C的膜内电位的变化。结构①为突触小泡,④为突触后膜。刺激轴突A可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Ca+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定向移动。Ca2+内流引起膜内电位由负变为正。(2)分析图2可知,操作Ⅰ刺激轴突A两次,时间间隔稍长,操作Ⅱ刺激轴突A两次,时间间隔很短,操作Ⅲ先给B一个刺激,(间隔时间稍长)再同时给A、B一个刺激;操作Ⅳ给A、B交替连续多个刺激(间隔时间很短)。因此Ⅰ、Ⅱ操作的不同点是两次刺激间隔时间不同。只有操作Ⅳ产生了动作电位,说明突触后膜的多个小电位可叠加,达到一定阈值后会引发动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