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

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

ID:37059232

大小:50.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6

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_第1页
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_第2页
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_第3页
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_第4页
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浦江县黄宅二小钟娟萍[摘要]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去年十一月份我县举行了全县中小学民族文化艺术类节目比赛。通过比赛发现,学生对戏曲特别陌生,戏曲这一传统文化在渐渐消失。本文旨在谈谈通过让戏曲走进校园,重新让祖国光辉的民族艺术出现它的辉煌。根据本人的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激发兴趣。2、努力提高音乐教师自身古代戏曲知识的修养。3、编写适用戏曲校本教材。4、开通课堂教学主阵地。5、抓好课外延伸。[关键词]弘扬培养展现提高开通课外延伸社会大环境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去年十一月份我县举行了全县中

2、小学民族文化艺术类节目比赛。比赛的内容分戏曲类、校园剧、相声、话剧。我们学校的节目由我排演,爱好戏剧的我选择了戏曲类节目。节目确定后,我就开始在全校挑选小演员,没想到的是在全校900多名学生中能哼上几句戏曲的竟有一人,当时我又选了一些音乐素质较好的学生,让她们跟我学唱几句,可稍稍学得有点戏曲韵味的也只有三四人。这给我排练节目增加了难度。后来我问了其他学校,老师们普遍反映学生对戏曲文化非常陌生,要排演戏曲类节目难度很大,很多学校因选不出戏曲人才只能放弃排演戏曲类节目;有的学校虽然报了戏曲类节目,但因老师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只能聘请校

3、外的老师来辅导。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戏曲文化离我们已越来越远,尤其是在学生这一代,他们对戏曲已越来越陌生。这样下去,戏曲文化作为我们的国粹,将会从学生这一代人的身上消失。因此,要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应该从我们的学生入手,让戏曲走进校园。一、戏曲进校园的意义戏曲篇中有这样的话:“盖皮黄偏重忠孝二义,如《卢花计》以教人之为继母者;《打柴训弟》以教人之为兄者;《杀庙》以教人之为仆者;《对影悲》以教人之为嫡妻者;《双冠诰》以教人之为妾者;……凡伦常交际之地,有可戒可风者,皆编入戏文,以资观感。”古代劳动人民关于忠孝伦理,善

4、恶是非的知识大抵来源于戏曲,到了今天,许多传统戏曲仍然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因此,把戏曲引进课堂,能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的教育与熏陶。1、能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许多古代传统戏剧作品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反映孝道,教育人们孝敬父母、谴责不孝行为的作品在古代戏曲作品中比比皆是,如像南戏《琵琶记》,对孝敬公婆,敢于牺牲自己的赵五娘是赞赏有加的。而对不孝之人则是痛加针砭甚至要施以恶报的,像《清风亭》、《墙头记》等;批判嫌贫爱富、忘恩负义的,如《金玉奴》、《姊妹易嫁》等;歌颂临难不苟、舍生取义高尚品质的,如《赵氏孤儿》、《法场

5、换子》等。教师选择性地让学生欣赏、学习这些戏曲,不仅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休息,精神得到愉悦,而且又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性情的陶冶,认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凭他们的的阅历和文化修养还不能完全看懂这些戏曲,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老师耐心的讲解和引导,让他们真正明白戏曲作品的意义。2、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演好一个戏,baidu要靠各个角色的配合,要靠演员同乐队的配合,这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他们互相配合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就像去年下半年的戏曲节目比赛,我排演的是《送凤冠》这一段,排演的时候,

6、扮演媳妇的女学生总是唱不好,这让其他几个小演员很着急,都热情地来帮助她,他们利用课外时间以及双休日帮教她唱,帮她纠正,直到她唱好为止。通过演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3、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弘扬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课堂教学引进戏曲教学尤为重要。因为戏剧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或地方名人贤士、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岳母刺字》、《杨门女将》、《王佐断臂》、《单刀会》等都是表现忠君报国高尚情怀、讴歌忠臣良将和爱国志士的作品。把这些戏曲引进课堂,学生的民族意识肯定会增强。当然,对于小学

7、生来说,因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喜好,引进他们相对熟悉的戏曲,如《岳母刺字》、《杨门女将》等。因为岳飞、杨门女将的故事学生听得较多,这些人物已成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这些戏曲他们当然更愿意欣赏和学习。4、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的修养。好的剧本一定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好的唱词就好像是一首诗。戏曲和一般的案头文学有所不同,它既讲究词句的文学美感,又考虑音律的和谐婉转,既有生动典雅之美,又有抑扬顿挫之致,可以说兼具诗歌、散文、辞赋几种文体之美,极为考究,吟哦之际,跌宕婉转,美不胜收,别有一番滋味。如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8、”读了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让人过目难忘:对学生积累语言词汇大有裨益。一、戏曲文化渐渐消失的原因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它是在中华民族的土壤里独立发展起来的,源远流长,有着旺盛生命活力和丰富美学意蕴的民族艺术门类。中国戏曲作为中华民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