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归来

“国培”归来

ID:37117496

大小:18.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8

“国培”归来_第1页
“国培”归来_第2页
“国培”归来_第3页
资源描述:

《“国培”归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培”归来杜海堂这是一个美丽的冬季,是值得永远铭记的岁月。我在“国培”大旗的感召下,到了天下学子无不神往的著名高校“北大”,开始了我短暂而弥足珍贵的培训生活。我珍惜在那里度过的每一分钟:聆听大师的教诲,单怕错过了哪怕一个细节;用心参与各项活动,绝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丈量北大的每一寸肌肤,角角落落都不放过;尽情地呼吸那里的空气,似乎灵感瞬间就会被点亮。这段经历已清晰地定格在我记忆的深处,因为它正在影响着改变着我的语文人生。“国培”归来,我深刻反省自己的教学生涯,为自己过去的无所作为、无大作为而惭愧,内心深处涌起了“雄关漫道真如铁,从头越”

2、的豪情,理性认识教师职业,重新给自己定位,我把职业信仰牢固地建立在心中。我不仅要成就学生,更要通过成就学生而成就自己。我将人生和职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将职业和幸福紧密地联系起来。不断开辟专业成长空间,在专业成长中生成成就感和愉悦感,在教学中寻求快乐,在教学中体验幸福。受训期间,我被教育部官员和北大教授为基础教育现状而忧心忡忡以及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而大声疾呼的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深深地感动了。师范司副司长朱慕菊放眼世界,列叙世界教育大国教育改革的得失成败,深入分析我国教育现状和教育改革,阐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表达了改革的愿望和决心,提出了

3、改革的举措;温儒敏教授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做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应对的策略。他一再强调,高考与课改是相生相克的关系,大声疾呼对于课改要补台,不要拆台;程郁缀教授两鬓斑白,但精神抖擞,讲解唐诗,神采飞扬,滔滔汩汩,如汪洋恣肆,一泻千里;钱理群教授深情朗读鲁迅作品,稀稀拉拉的银发随着他浑厚的声音在空中飘荡……我为他们对祖国教育事业的伟大情怀而感动,为他们推动教育改革的执着精神而感动,为他们年近古稀却奋斗不息的蓬勃热情而感动。我在感动中审视生命,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国培”归来,我开始关注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所谓课堂教学的

4、逻辑起点,即学生对文本的原始理解。以学生对文本的原始理解为起点教学,以学生的课堂生成为教学资源,以学生的变化为教学目标,总之,要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为学生的学习而教学。关于语文教学,清晰得记得温儒敏教授说过的一段话:一定要让学生默读,让学生在默读中含英咀华,涵泳浸润。没有涵泳,也就没有成功的语文课。温教授强调学生的浸润式习得,强调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而这种习得和感悟就是学生对文本的原始理解,这恰恰就是最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老师在此起点上进行有效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理解迈向更高的层次,使学生因为老师的存在而切切实实发生了改变。李卫东老师在讲解关

5、于阅读教学的问题时也说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即教者从教育的视角了解学情,基于学情,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出对教学内容的甄选。他还说,我们教到学生的困惑处、兴奋点或认知的盲点上,就算教对了。我认为,李老师所说的困惑处、兴奋点、盲点,也就是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怎样发现和确定逻辑起点呢?一是课前通过“学案”了解和把握,一是通过当堂提问来确定。“国培”归来,我着手开展开列阅读书目、开辟学习园地、确定研究方向的工作。用温教授的话说就是耕种自己的“自留地”。教师有了“自留地”,就不至于陷入职业倦怠的泥淖。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开发自己的发展空间,建设自己的园地,

6、使自己感受到在状态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让我们在专业成长中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温老的忠告可谓语重心长啊!不读书,无以做人师;不搞教学研究,何以成名师?钱理群教授说,语文教学的本质是“爱读书、爱写作”的老师引导学生“爱读书、爱写作”。我们往往以教学任务繁重为理由而疏于读书弃于教研,面对大师的谆谆教导,能不面红耳赤吗?不妨扪心自问:真的没有钱买书吗?真的没有时间读书吗?教师职业决定了我们别无选择:再忙,也要挤时间学习。新课改挑战教师素质,选修教材及其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学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抓紧学习恐怕难以胜任教学工作。教师的素质决定教学的水平

7、,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面对课改新形势,读书学习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投身教研是提升我们的有效途径;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心里明白,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优秀教师干国祥《我的阅读史》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阅读是改变自己的最佳方式。我决心把没读完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读完,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也一定要读,魏晋文学研究、杜甫研究、苏轼研究也一定要按序进行。这是北师大教授王陆“善教者首先是善学者”的忠告给予我的力量。“国培”归来,我开始刻意背诵古诗文。以前,只让学生背,我光检查,现在我也要背,并给学生示范。受训期间,我们去北

8、京八一中学观课,发现全班学生起立齐背《赤壁赋》时,老师也一起大声背诵,当时我已震撼,课下询问,才知这是他们语文教研组的传统做法,要求学生背诵,自己也一定要背过。后来听北大附中程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