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ID:37129674

大小:3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8

浅谈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1页
浅谈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2页
浅谈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3页
浅谈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4页
浅谈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资料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一)无照或超范围经营行为仍有存在。个别不法商贩利用农村农资批发网点、个体经销户,采取送货上门、走村串户销售等形式贩假、售假,多数为无照经营。由于流动性较大,对于监管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个别农资经营主体在没有取得前置许可的情况下,超范围经营。主要表现在农药、化肥和散装种子经营方面:部分农药经营户利用其销售渠道,擅自配送化肥到经销商中;部分种子经营户超范围销售农药;部分在没有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超范围经营散装种子;部分土产用品单位经营超范围经营农膜。(二)农资外在

2、包装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化肥虚假标注、标识不清的问题严重。通过检查发现市上经销的化肥,特别是小厂家生产的化肥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外包装上没有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和具体生产日期等必要的标注;有的标注的企业生产标准已经过期,而袋内也没有合格证,即使有合格证的也无生产日期;有的外包装上标注俄罗斯、美国等外国原料加工或原产地的其实为国产,确没word完美格式专业资料有标注具体的国产分装企业或加工企业;有的只标注有总养分,而没有标注其中成分量;有的复混肥将总养分标注很高,实际上把微量元素、有机质及其它添加物计入到总养分中;有

3、的外包装上竟标称一次施肥,无需追肥;有的明明是复混肥,外包装上却标注为复合肥;有的有机肥在其宣传材料上称含有多种物质,而其产品外包装上却没有标示。这些行为都将严重误导消费者,存在明显的虚假标注和欺诈行为。二是农膜“三无”或合格证问题标注存在问题。部分经销商为了迎合农民购买廉价农资的心理,从游商或外地购进价格相对低廉的“三无”农膜。这些农膜既没有厂名、厂址、商标,更不要说有合格证;而有的只标有某某企业荣誉出品的字样,这些都属典型的“三无”产品。农膜的合格证是检查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但部分农膜的合格证却缺少生产日期和规格

4、及执行标准等必要数据,有的甚至出现了与外包装所标注的生产厂家不相符的情况。这些问题农膜往往因价格低廉,有word完美格式专业资料一定的消费市场,但却会使农作物生产受到影响,极易造成减产或绝收的情况,会严重伤害农民的权益。三是改换包装制售假种子行为仍有存在。由于受利益驱使,仍有个别不法之徒私自印制包装,加工生产假种子谋取差价。今年我市就查处了用在当地销路较好地种子包装袋制售假玉米种子案。有的种子外包装标识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种子法》的相关规定,存在标识不全或不清的情况。特别是有的进口种子没有中文标识。四是农药标识存在扩大范

5、围现象。今年由于对于制售高毒和高残留农药的行为已经上升到刑律的角度,农户已不敢再购买和使用。失去了买方市场的高残留、高毒农药,很难再继续流通,违法销售和使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农药随意扩大使用作物及防治对象的问题较为普遍。有的农药产品,登记一种作物及1-2种防治对象,标签上标明几种甚至10多种作物及防治对象。所扩大的作物或防治对象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标示为“专家推荐”的使用作物、防治对象、有的标示为作物及病、虫图片等。一些违法厂家,为了吸引农民,扩大产品销量,在标签使用说明中有意降低使用剂量,误导农药使用。这些问题对于

6、农民来说很难防范,需要执法部门加强监管,并引导其规范。(三)农资商品内在质量问题不容忽视。结合监测结果笔者对化肥和农膜存在的质量问题加以解析。一是不合格化肥问题表现不一。1、二胺有串袋销售现象。由于今年进口二胺价格较高,国内少有进口,不法经销商将国产二胺分装到进口二胺袋中,或将小厂家低养分二胺装入国内知名厂家的高养分袋中(也就所说的串袋)抬高价格,谋取暴利。我们就发现的一家经销商将总养分55%的二胺装入64%的袋中进行销售。2、高标注,低养分。个别厂家生产的复合肥和磷酸钾等故意将总养分标高,以低价格吸引农民注意。我们查获

7、的俄罗斯科沃特肥业集团生产的标称氧化钾含量≥52%的硫酸钾肥,经检测其钾含量仅为2%;某企业生产的标称总养分≥45%的复合肥,其实总养分仅为5.4%,氮、磷含量几乎为零。3、偷减含量。有的复合肥生产厂家故意降低磷含量以降低生产成本;抽检中某厂生产的化肥标注磷含量为18%,经检验磷含量仅为1.5%。4、真假混销。有的经销商将低养分或串袋后的肥与真肥掺在一起销售,让消费者和监管者很难发现。5、掺杂降成本。个别生产厂家将价格低廉的腐植酸word完美格式专业资料装入袋中,称其为主肥料的混合物,将其与肥料同价销售,重量占到了整袋肥

8、的1/10。许多不法化肥生产和经销商就是因为农民和监管部门很难通过肉眼辨别其内在质量,而故意采取这些不法手段制假售假,从而快速获得高额利润。笔者对抽检不合格的化肥加以总结得出,越是外包装华丽、标注外国产的肥质量越难保证。二是农膜质量多出在杂质和纵、横直角撕裂负荷方面。我们主要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三无”农膜和没有合格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