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科社第三、四章

2010科社第三、四章

ID:37136844

大小:281.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5-11

2010科社第三、四章_第1页
2010科社第三、四章_第2页
2010科社第三、四章_第3页
2010科社第三、四章_第4页
2010科社第三、四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科社第三、四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当今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二节 共产党执政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三节 非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一次全面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它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

2、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理论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集中概括和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从生产力的角度,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从生产关系的角度,邓小平指出:平均主义不是社

3、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结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远景目标:建党100周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建国

4、100周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经济总量世界第一。(四)当前面临的问题(教材P170)政治、思想体制还没有摆脱过度集权的苏联模式,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尚未完全实现,官员特权与官本位现象依然根深蒂固,官员腐败难以根治,两极分化难以缩小,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难以兑现,历史遗留的重大问题难以化解。一、越南1930年2月,胡志明在香港创建越南共产党。1945年9月,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1946-1954年,抗法战争。1961-1975年,抗美救国战争。1976年7月,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第二节 共产党执政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曲折历程解放后,越南照搬苏联模式:经济上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实现国家

5、工业化,强力推进农业合作化;政治上过度集权;思想上形成胡志明思想;对外关系奉行地区扩张政策,出兵柬埔寨,并于1979年发动中越战争。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经济危机。(二)革新开放1986年越共六大以后,确定越南尚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模式。政治:改变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指定接班制推进政治生活民主化、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坚持五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马列主义,党的领导,集中原则基础上的民主,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相结合)经济:农、林、牧、渔业等实行承包制;国有企业实行自主经营,抓大放小

6、,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越南10多年的革新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初步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转换,而且摆脱了经济危机,经济发展速度在亚洲仅次于中国,人们生活稳定改善。从1991年到2003年,GDP年均增长7%,2005年以来,连续三年超过8%。农业生产连续发展,由革新前每年进口约200多万吨粮食发展到现在每年出口粮食约400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米出口国。问题与挑战:1、工业基础落后。2、人口压力巨大。3、贫富差距较大。4、腐败现象严重。二、老挝1955年3月,老挝人民党成立,后改名为老挝人民革命党。1975年12月,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老挝社会主义实践的三个阶段:(一)1975-1

7、979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二)1979-1986年,总结教训、调整政策阶段(三)1986年以后,“有原则的全面革新”阶段老挝的“有原则的全面革新”我们主要的缺点是急于铲除非社会主义经济,如在工业方面,在尚无条件管理的情况下,就把一切工厂收归国有;在贸易方面,有阻碍地区间商品交流的现象,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急于完成合作化运动,以为这样会加速社会主义,不考虑农民的觉悟、干部的管理水平和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