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ID:37147604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9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1页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2页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3页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121”模式教案执笔人:新兴县环城黄国玲审核人:第11周星期三上午第1节2015年11月12日第1课时课题振兴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课型新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培养爱国情感,增强学习中华文化兴趣和爱好,树立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和自豪感。方法与过程通过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发展学生正确看待和分析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能力分析教材重点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作用难点感受和体验民族文化的力量教学方法教具研究式教学法多媒体电教平台“121”中的第一个“1”授

2、课内容师生活动回顾旧课,情景导入:设问:假如你有位外国朋友到访,他非常想了解中国文化,你觉得中国人所创造的哪些东西最让你引以为荣,值得向他介绍?1.学生朗读上节课的知识点。2.教师组织学生默写,并检查默写情况。3.根据情景的内容对话,引出主题。“121”中的“2”一、导入新课PPT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作品,教师把学生的回答整理归类。二、检查学案,理清课文知识脉络1.民族文化的特点是什么?2.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民族文化有什么作用(意义)?三、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阅读课文P102,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教师图片展示,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

3、精深,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中华文化对我们后人的影响,感受文化的传承,从图片中认识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小组长检查组员学案,记录登分师生对话交流,明确本课学习的内容,理清本课知识脉络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相互合作解决问题。2.向长辈了解我县有哪些传统或风俗习惯?3.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些?唯一没有中断的是哪个?4.看到屈原你想到什么?文化对我们生活有没有影响?5.是什么原因使中华文化能够绵延至今而且从未中断?四、展示自主探究成果,深化理解知识。1.学生展示自学的成果2.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补充说明。教师指导各学习小组开展讨论活动1.通过读图和填表,师生感受我国民族文

4、化博大精深。(表格见课件)2.教师向学生讲述我县相关的传统习俗,师生体会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3.通过材料分析,读图片感受等方式帮助学生体会“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121”中的第二个“1”课堂达标检测:(详见后面课堂练习单)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单,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讲评习题。板书设计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1.民族文化博大精深2.民族文化源远流长3.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作业布置1.向外地的亲朋好友介绍我县的风俗和乡土文化(六祖禅宗文化)。2.识记民族文化的特点,感受和理解民族

5、文化的力量和作用。教学反思文化本身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为化繁为简,突破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选择材料,通过填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民族文化的特点。解决教学难点,教师应用大量的图片充分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启发学生思考民族文化的作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讨论,有效沟通交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张扬学生个性,为学生展示自我搭建舞台,构筑生本课堂。教师创设的体验式、情景式的研究式学习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实践在感受和理解知识,但是理论终究还是乏味的,枯燥的,单纯的图片感受,即使有感性的文字性材料分析,对学生思想的触动是有限的,仍然难以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6、民族文化的力量,我们应该更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用实际的行动来体验和感受民族文化,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学习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第九课振兴民族文化----博精深的传统文化预习单阅读课本P102-105,大致了解下列问题:1.民族文化的特点是什么?2.中国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民族文化有什么作用?第九课振兴民族文化----博精深的传统文化课堂检测单(练习单)1、2007年12月16日,经过修改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公布,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三个节日为法定节假日。这一规定()①体现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②体现了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继承③有利于民族

7、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④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手持竹简的810名士子,齐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与蜿蜒耸立的长城……它们形象地表现了()①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印刷术等中国“四大发明”的不朽魅力③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④我国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2011年.广东)材料一:有全国政协委员认为:幸福广东的幸福更多来自精神层面的,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