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亚娟《渴望春天》教案

冯亚娟《渴望春天》教案

ID:37153760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9

冯亚娟《渴望春天》教案_第1页
冯亚娟《渴望春天》教案_第2页
冯亚娟《渴望春天》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冯亚娟《渴望春天》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渴望春天》七年级(四)班课时:一课时教具:教材、多媒体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2、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交流、创造的快乐。二、教材分析: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轻快、活泼;曲式结构单纯、紧凑,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并有感

2、情的演唱。四、教学难点:歌曲的艺术处理,把8/6的舞曲班的轻快与活泼显现出来。五、教学过程:1、导入:一年四季请问同学们最喜欢那个季节,为什么?看来各有各的美丽,那么下面我们也来听听一首关于春天的曲子,用歌声带着同学们走进大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进莫扎特。2、听赏童声合唱《春天在哪里》与《渴望春天》初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听后请学生讨论两首歌曲的区别去联系,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在聆听是头脑里出现那些画面。以一流的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热情。2、通过上节课让学生下去查查资料,了解与认识莫扎特后,让学生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

3、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以及创造这首曲子时的背景。(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他创作的。)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述莫扎特晚期的故事:莫扎特21岁画像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位作曲家能像莫扎特那样,1760年,4岁的莫扎特跟父亲列奥波尔得·莫扎特学习钢琴并开始作曲。1762年,6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3、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着如此鲜明的反差。这首歌曲创作于1791年1月14日,这时的莫扎特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这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整个旋律清新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

4、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对作者的了解后再次跟着录音演唱歌曲,使学生体会如阳光般灿烂,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风格,使学生了解到莫扎特晚期的生活,缅怀一代音乐大师,并对他的作品产生更强烈的兴趣。5、复听歌曲,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A、作品的体裁:B、作品的情绪:C、歌曲的拍号:D、作品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6、通过对歌曲的理解后,再让学生跟着教师熟悉简谱,教师教唱两遍,学生跟唱两遍,熟悉旋律后把词带入演唱。7、再放歌曲,让学生跟着音乐小声哼唱,并仔细观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让学生理解6/8拍节奏的强弱变化和特点这些都是为更好的表达歌曲的感情。六:课堂创编10、播放伴奏,将学生分成两人一

5、组,跟着音乐节奏跟着老师跳舞,比一比那组跳出了6/8拍的感觉,轻快活泼、情绪饱满、没有跳舞的同学就用歌声给伴奏在歌唱时注意音高和节奏准确。把八六拍的强弱对比唱出来。六、课后小结:莫扎特在疾病缠身时写下的作品仍然是充满快乐,对生活充满热情,从歌曲听出还是那么天真纯洁,没有一丝的悲伤痛苦,所以我们也要向莫扎特学习,即使生活不易,我们也要面带微笑,积极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困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