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促发展责任在我心

国培促发展责任在我心

ID:37154126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9

国培促发展责任在我心_第1页
国培促发展责任在我心_第2页
国培促发展责任在我心_第3页
资源描述:

《国培促发展责任在我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培促发展责任在我心我很庆幸自己能参加2010“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在学习过程中多位专家、导师、对教师进行了培训,每一版块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一不让人受益匪浅。真是冬日里的一轮暖阳,夏日里的一缕清风。这次培训不仅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也让我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任重而道远。有人说,21世纪劳动者要适应劳动世界的需求,必须具备三张通行证: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作为教师,我们肯定也必须具备这三张通行证才能适应教育的需要。现代社会日新月异,随着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终身学习”己不仅是一个概念,“要想教好书,必须得学习”应是每个教师的座右铭。我

2、认为,要做一名优秀教师,首先得学理论。因为教育的热情再高,没有理论的指导,观念得不到更新,这样搞教育,往往会南辕北辙,不能最有效的达到预期目标。其次是学策略。要实现教育目标,必须有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做到言行一致。再次是进行实践。学习先进经验,把自己的想法进行检验和升华。通过这次学习,作为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提高、作出努力:1、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要培养适应21世纪挑战的创新人才,首先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

3、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德洛尔曾特别强调了教师的四点责任:第一是教师自身的培训,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并不断再培养自己;第二教师应以小组形式进行工作;第三是教师要保持和学生之间的重要关系,必须鼓励好奇心和交往,并发挥每一个儿童的内在潜能;第四是教师要对作为教育基础的四个支柱负责,这四个支柱是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存,教师必须不断地使这四个要素和谐一致并同时予以发展。而这正是我们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因此,提高自身素质己迫在眉睫。2、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观念指导行动,观念的转变是前提。只有转变了陈旧的观念,代之以现代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

4、,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能迎接未来世界激烈竞争需要的优秀人才。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教育往往只讲过去或现在,不讲未来;强调继承性,忽视创造性;注重共性,扼杀个性,颠倒主体性。要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要在教育价值观、对象观、活动观及教师职业观等方面来一次整体性的根本变革。3、以人为本,致力于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在教育体系中,课程总是居于中心地位,教育的目的却是通过一定的课程实施来达到的,课程集中、具体的体现了教育要求。因此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如何选定适合培养目标的教育内容。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课程和教育内容的改革在各国普遍受到重视。其基本趋势是:重视以人为本,以学生

5、为本,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科学与人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结合;在加大教材弹性和可选择性、强调基础的同时,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以实现课程内容多元化,教材内容多层次。随着课程编制权的下放,学校教师在课程编制方面享有更多的自主权,这己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我国要求“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目的在于“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力争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或者说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整个教育现代化

6、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信息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学习和教育方式。原有意义上的有固定场地、班组、活动的学校教育形式,将成为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处所,而知识的学习将不受时代、地域的限制,信息技术将大大的扩大教育资源,缩小时空界限。因此,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利于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为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从而提高全民族素质。这应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这次培训,不论是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教学技能方面都有较大的收获,这使我更加坚定了献身教育的决心,我将

7、为了武乡的教育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当然,单单“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是不够的,还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因此,我们的路还很长,要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澜珊处”,还任重道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